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69 章

接下來小半個月,每天都有府吏領著成隊的士兵扛著東西抵達底下各鄉,按照登記在冊的鰥寡孤獨、高齡老人以及新生兒家庭登門送米糧布帛。




東西雖然不算多,卻也足夠這類人度過寒冬。




這些撫卹措施往年也是有人做過的,只是還沒有形成定例而已,霍善這麼安排倒也不算出格。




本來見霍善這位小太守登門給樵夫夫妻倆送東西,本里的人心裡都有些酸溜溜,後來見霍善不僅給樵夫一家送,心裡也就平衡了。




雖然很多人可能活不到七八十的高齡,但誰家都是得生孩子的,說不準明年就輪到自己家了呢!




於是所有人都交口誇讚太守仁德,霍去病派過來送物資的士兵們也受到了熱烈歡迎。雖然農家沒什麼好東西,但大多數鄉人都會熱情地邀他們喝口熱粥再走。




這些士兵都只是些剛離開家服兵役的年輕人,平時都是上頭讓幹啥就幹啥,一心想著服完今年兵役就歸家去,哪曾感受過這樣的盛情。有些熱血上頭的,竟是主動幫人把挑水劈柴修屋頂之類的活計幹完才走。




霍去病聽了這些事也沒說什麼,只讓人給出外勤的士兵們加一頓肉。




寒冬臘月能做的事情著實不多。霍善把事情安排下去後也乖乖地貓在家裡不出去了,每日聽司馬遷他們輪流給自己授課。




雖然是針對霍善的小課堂,但夙小星和易知他們都會旁聽,一眾掾吏也把自己的小孩授課送過來陪讀,每天都熱鬧得很。




霍善仗著自己識的字多,也搶著要當小老師,愣是把習字課搶來自己教,每天踱步來踱步去,看人家在沙盤上寫的字對沒對、整齊不整齊。




轉眼來到臘八。




大漢目前過年依然是按照十月為歲首來算的,也就是說霍善過了十月就是五歲了。不過霍善往蘇軾他們那邊跑多了,總感覺到了臘月更有過年氣氛,從臘八到小元宵都可有意思了。




仗著天高皇帝遠,霍善決定在西陵城過一次以十二月為歲首的春節。




過了年就是春天了,叫它春節多貼切!




臘八這日,霍善一大早就徵用了所有大鍋,請來蘇軾指導大夥如何熬製臘八粥。




蘇軾是個什麼都會一點的人,臘八粥自然也難不倒他。




他指揮完眾人把“七寶”都給放下去,還和霍善分享當年他妻子王閏之曾以粥為藥給牛治病的光輝往事。




那時候他在黃州沒了職務,準備改行當個田舍翁,每天和妻子一起到處溜達。




有次他和妻子王閏之看到有頭牛生病快死了,牛醫根本看不出是怎麼回事,只有他妻子一看就知道那是豆斑瘡,讓人給牛煮青蒿粥吃。




這一吃下去,果然就把牛治好了!




可把蘇軾給高興壞了,當場給好朋友章惇寫信分享,表示自己要是被罷官了也可以靠妻子這門手藝養家餬口。




而且他妻子不僅會給牛看病,還會嫁接黑牡丹!




霍善聽得津津有味









這豆斑瘡,又叫豌豆瘡、斑豆瘡等等,霍善從孫思邈和李時珍那兒聽說過,這東西大漢本來是沒有的,應當是南北朝時期從西域那邊傳過來的致命疾病,所以許多醫書中又把它稱為“虜瘡()”。




一旦感染了這玩意,整個人都會渾身冒毒瘡,毒瘡中全都有白漿,往往發病幾日就死了。更可怕的是,這東西還很容易傳染,免疫力本就低下的小孩子尤其容易成為傳染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