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69 章





他們現在只需要把蠟灌進批量製作蠟燭的工具裡,就可以一口氣獲得上百支蠟燭!




生產效率超高的!




就是原料和燈芯比較難搓,不過大冬天的男男女女都沒法出門幹活,給各家分派點搓燈芯之類的活兒問題不大。




這也是霍善有底氣號召大夥一起搞燈會的原因。




順便給富戶賣點蠟燭賺錢。




就霍善這整天不是救濟、施粥就是舉辦熱鬧活動的勁頭,節流是肯定不可能的了,只能爭取能多多開源!




別小看這小小的蠟燭,實際上它價錢可不低。




畢竟這東西便於攜帶,燒起來煙小,亮度還比油燈高,深得達官貴人們的喜愛。點得起蠟燭,那可是身份的象徵!




在漢初這東西還是貢品來著,比如南越王就曾給朝廷進貢“蜜燭兩百支”,這蜜燭就是用蜜蠟做的。




在南方,蜜蠟比蜜源稀少的北方更容易收集,只是這東西到底是從蜂巢裡頭弄來的,數量還是稀少得很。




唐代的韓翃有句詩叫“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講的就是寒食當日天下禁止生火,唯有以“五侯”為代表的達官貴人能獲得皇帝賞賜的蠟燭,破格點燭照明。




所以說這既然是身份的象徵,賣貴點怎麼了?




面對這明顯是想掏富戶們錢袋子的活動,富戶們會上當嗎?




那當然是……會的!




不說這扎花燈的手藝值不值得學吧,光是可以批量訂購蠟燭就足夠讓大夥心動了!




要不是官府不讓他們敞開了買,他們肯定得買它個一萬根!




這東西放著又不會壞,囤再多都沒問題。




可惜太守府限購啊!




霍善當然不是有錢不想賺,而是……去年收集的原料只夠先宰他們一筆。




等接下來把圈定的幾處蠟源給收拾出來經營個一兩年,說不定就可以把長安那邊的錢也給賺了!




長安那邊的有錢人可比江夏郡多多了,目光要放長遠一點。




反正就算是限購,這一波蠟燭和花燈賣完也足夠讓霍善把元宵燈會的花銷全給賺回來了。




甚至還能有大筆盈餘。




事實證明,霍善還是低估了眾人對燈會的熱情,每天的十個號牌都是天沒亮就被人搶光,沒搶到號的人也不顧外面天有多冷,紛紛圍在外面探頭往裡看。




衙役們見趕他們不走,便也不趕了,自己也跟著站在一邊學。




要是裡頭有人學得太慢,他們則是全都痛心疾首,覺得要是換成自己在裡面肯定早就學會了!




遇到脾氣暴躁的圍觀群眾說的話就很不好聽,弄得後面再放號牌時那些做事太慢的人都不敢搶了。




畢竟被那麼多人一罵,他們可能直接學不會了。還是不要去浪費名額為好!




霍善每天上課之餘都要過去溜達一圈,見群眾的學習熱情這般高昂,心中欣慰不已。




今年一定能過個熱鬧年!




與此同時,何必他們製作出來的第一批量產蠟燭,也通過江夏郡的專用進貢路線送到了長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