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77 章

合格的家長帶小孩出去玩,都會帶著老大一個包,絕對不是當家長的大題小做,而是小孩子拉了、摔了、掉(或故意踩)水坑裡了,這些情況都是很常見的。




像春耕這種一聽就知道會弄髒衣服的場合,李長生他們早就換上備用的衣裳,只是在看到兩隻小泥猴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感慨:看來再聰慧的小孩兒也抵不住玩泥巴的誘惑。




霍善倒沒那麼多想法,他在他師父和師弟幫忙之下搓著身上的泥,還有空樂滋滋地指著自己髒兮兮的小腿向霍去病介紹:“泥腿子!”




霍去病:?




你說起這個詞來為什麼這麼興高采烈。




霍去病想了想,上前加入刷洗小泥猴的行列,重點是要幫霍善洗乾淨他的“泥腿子”。




霍善開開心心地換上乾淨衣裳,嚐了頓香噴噴的農家飯,又去李長生他們用來育種的暖房裡轉悠了一圈,才很是不捨地回城去。




一路上,他還和霍去病表示自己要多多地出城來看看地裡的占城稻、番薯、棉花之類的長成什麼樣了。勸農怎麼能只在春天勸,一年四季都可重要了!




霍去病一聽就知道這小子是想跑城外玩耍,但是作為一個特別愛慣孩子的家長,他當然是點著頭表示霍善講得很有道理。




有諸葛亮做好了本年規劃,開春的春耕並沒有出什麼岔子,許多新的作物品種都在軍屯開始試種,這樣即使推廣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也並不影響正常的農桑收成。




軍屯這東西本來就是新鮮事物,只要能順利開荒並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朝廷負擔,那就算是相當成功的嘗試。想試就能盡情試!




霍善倒是挺想幹點活的,可現在他明察秋毫的名聲傳開了,連來告官的人都少了,西陵城的治安也空前地好。再加上底下的人忙耕作的忙耕作、搞產業的搞產業,一時竟沒什麼事是要霍善乾的。




這讓霍善很有些鬱悶。




好在醫館在此期間累積的寶箱讓他開出張邀請卡,他第一時間把邀請卡用了出去。




這次隨機邀請來的人是……黃道婆!




黃道婆不叫黃道婆,她只是姓黃,在丈夫宋某死後出家當了道人,所以世人稱之為“道婆”。她早年生活坎坷,家人早逝,自己給人當了童養媳,後來一方面是不堪丈夫家的虐待,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躲避戰亂,她幾經周折來到了……崖州!




近來黃道婆身體有些不適,心緒不免有些低落,想著自己半生飄零,如今生活在舉目無親的崖州,也不知此生還能不能回到家鄉,不由滿心悵然。




就算回去了,家鄉如今也早已改天換日,不知會是怎麼樣的光景。她們這種升斗小民,在新王朝的威壓之下將要如何自處?




有時候黃道婆也會想,要是自己能別琢磨那麼多就好了,大家不都是這樣過的嗎?自古以來想得太多的人都過得不太快活。




就在黃道婆身體愈發病重、心緒愈發低落之際,她忽然收到了來自醫館的邀請。




霍善還是第一次在醫館裡接待到年近六旬的老婆婆。




孫思邈他們都是不認得黃道婆的,唯有李時珍能跳出來給霍善介紹:這位黃道婆可了不得,她在崖州與當地人打了三十幾年交道,從她們那裡得到不少啟發,並把一手精湛的棉紡技術帶回江南地區。




元明時期推廣開去的棉紡技術很大程度上都得益於黃道婆的改良。




黃道婆,厲害得很!




霍善聽說是個這般厲害的老人家,也是十分期待黃道婆的到來。




雙方見面以後,黃道婆有些訝異,似是沒想到霍善會是這麼小的娃娃。




她一生無兒無女,年輕時也曾羨慕過別人兒孫繞膝,後來待在崖山見證了一個王朝的覆滅,那種羨慕漸漸也就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