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77 章





嫘祖故里的名頭要是打了出去,以後他們江夏郡的絲織品價格還不水漲船高?




這是江夏郡絲織業實現共同富裕的好機會啊!




霍善道:“我都跟黃道婆說好啦,二月下旬就開始在西陵各鄉徵集巧手的女子來學習棉紡技術,到時候學會的人都能領棉種回家自己種,爭取讓她們家今年就能過個暖和的冬天!要是她們學得足夠快的話,三月十五的嫘祖廟會上就能展示棉衣棉褲和棉被了!”




霍善的醫館倉庫裡已經攢了不少棉花和棉籽,供給黃道婆開班授學是足夠的。黃道婆也想提前積攢一些教學經驗,所以毫不猶豫地答應霍善的請求。




左右她那邊過來也就睡上一覺的功夫,大不了每教一旬就休沐一天。只要霍善這邊的棉花儲量足夠的話,她花上個把月的功夫將棉紡技術傳授出去完全不成問題。




等她教會了一批人,霍善只要僱傭這些人繼續開班授課就好,等到今年軍屯的棉花收成以後必然有許多人能順利獲得暖呼呼的冬衣!




霍光:?




所以,黃道婆是誰?




霍光很快就看到了黃道婆,對方一身道人打扮,乍一看像個尋常婦人,再細看的話便會發現她有著一雙年近六旬依然不見絲毫渾濁的眼睛。




她應當是一個堅毅且有主見的女子。




聽聞黃道婆是慕名來尋李時珍瞧病的,霍光便覺自家這個




()小侄兒做事真是想一出是一出,怎麼人家病還沒好就叫人家開班授課?




不過見黃道婆精神挺好,霍光也就沒多說什麼,按照黃道婆的描述繪製好各種工具的圖紙便去籌備棉紡班的事了。




由於府衙不少工匠過完年都被安排去跟進底下的造紙作坊和製糖作坊,霍光找了一圈竟連個木工都沒瞧見,只能騎馬去找西陵城中本來就開著的木匠鋪。




按照霍善的說法,這些棉紡工具將來最好能做到家家戶戶都有,所以也沒什麼保密不保密的,找外頭的工匠來負責也沒有問題。




霍光邁步走入木匠鋪,便見到個有些眼熟的身影。




竟是那位於公堂上順利離了婚的孟家長女孟蒹。




雖是經歷了一場婚姻,她的年紀也不過是十八/九歲,年紀與霍光相差不到哪裡去。




府衙受了孟家半數家財,霍光對這個年輕女郎印象還是頗深的。他還未開口,對方已經笑著上前打招呼:“霍長史。”




少年時在父親的安排下接受了一段錯誤的婚姻,令她有著遠超於年齡的成熟與從容。




孟蒹主動詢問霍光過來是有什麼事。




這家木匠鋪恰好是孟家的產業之一,她今天正好過來看看。




木匠這行當一般都是以匠人為中心的技術型產業,孟蒹卻是可以憑著自己在西陵城的人脈為木匠鋪拉來了不少尋常木匠接觸不到的活計,是以眾木匠也心甘情願掛名在孟家鋪子裡頭。




霍光得知這是孟家的產業,便也沒有瞞著孟蒹,直接拿出自己繪製的圖紙提出想要定製一批棉紡工具,而且要快。




因為霍善想讓第一批生員趕上棉花種植的好時節。




實在趕不上其實也沒差,反正軍屯那邊已經把棉田安排上了。




霍光也只是想盡量別讓自家侄兒失望而已。




孟蒹聽完霍光的要求,點著頭說道:“這圖紙看起來不算難,交給我們沒問題。明日一早我把做好的樣品送到府衙,那位前輩看過以後覺得沒問題的話再讓人接著做。要是需要的數量太多,我們這邊實在趕不及,我還可以代霍長史去聯繫其他木匠。”




霍光聽後覺得這個安排十分周全,欣然地把圖紙交給了對方:“勞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