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89 章

三月十五的清晨,天氣出奇地暖和,也沒有下雨。天還沒亮,就有不少人守在城門外等著進城,這些人大多都挑著擔或者提著籃,大抵都是拿著些自家產的東西來賣的農戶。




光是賣花就有不少。




有些是直接折了含苞欲放的桃花、杏花之類的花枝,有些則是更用心地用帶著香味的山花連成大大小小的花環,應當會很討小孩子和小姑娘喜歡。




這都是上次燈會摸索出來的經驗。




許多遊人都願意掏小錢買點漂亮花枝和花環,而她們攢足了錢就能去買點自己需要的東西。




要不是因為上次燈會許多人帶了點餘錢回去,這次家裡恐怕不願意帶她們出來玩!




大漢對商戶管理還是很嚴的,入了商籍連賦稅徭役方面都會比較嚴苛。




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臨時的農貿集市上偶爾擺個攤或者沿街叫賣並不會列入商籍,所以大夥都挺期待這種每逢月中都會開放的熱鬧集市。




除了商賈之外,專程來逛這次廟會的人也不少,有的人等得餓了,已經開始跟準備在集市上做點小吃生意的人買吃的。




竟是在城外就做起買賣來了。




這倒是讓不少人有了新思路,決定下次早些過來在城門口擺攤。




興許不是所有人都特別有遠見、都能及時抓住所有機遇,但世上每個人都在認真琢磨著怎麼把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




天光乍亮,城門大開,城外長長的隊伍魚貫入城。沿街的商鋪都裝點得很有廟會氣氛,那一度愛惜地收起來的花燈又被商戶們掛起來了,各家的旗幌上更是繫著顏色鮮明的綵綢。




那綵綢迎風招展,給晨曦中的西陵城添了一縷縷亮色。




既然要紀念嫘祖,那當然是用這起源於嫘祖的絲綢作為標誌最有氣氛。




有小孩問起大人為什麼家家戶戶都掛上了綵綢,大人便會給他們說起府衙已經宣講了大半個月的嫘祖故事:嫘祖知道不?西陵氏人,也就是我們江夏的!她是黃帝的妻子,更是第一個發現可以種桑養蠶的人,這些綵綢就是蠶絲織成的!




就算當父母的講不出個所以然來,店鋪的夥計或者街上的熱心路人也會給他們講一遍。




嫘祖的事蹟很快就傳遍了街頭巷尾。




霍善一大早起來,見外頭已經熱鬧起來了,催著他師弟幫忙推車到外頭去,他的米粉攤子要支起來了。




本來他還打算賣紅薯的,但是因為已經到了可以種紅薯的季節,李長生建議先把手頭的紅薯都留著下種,將這個烤紅薯項目保留到今年冬天。




到那時候江夏郡應該就有很多紅薯供他霍霍了。




要知道去年種的那批紅薯中不那麼健壯的都已經磨成薯粉了,剩下這些可都是精挑細選拿來當種薯的,就這麼烤著賣太浪費了。




霍善一向聽他師父勸,所以決定今天只給大家嚐嚐米粉,誠邀家有餘力的人一起渡江去南邊開荒種占城稻,到時候米粉配方免費送!




這麼好吃的東西,難道大家不想嚐嚐嗎?




當然,真正的大項目肯定不會在霍善支的小攤子面前談,都是由霍光去負責組織和動員。




霍善只負責賣著玩!




一大早,粉湯的香味就飄散開去。




霍善還擺了一罈子喇虎醬出來,準備看看能不能碰上有緣人來嚐嚐這全新的醬料,回頭一起加入辣醬開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