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89 章





這就是皇帝過來巡幸的好處了,很多在其他地方幹起來相當於違規的事,在劉徹面前過了明路以後就可以無懼非議光明正大地幹了。




霍善這邊熱熱鬧鬧地賣起了米粉(不時邀請覺得好吃的人參與南方大開發計劃),劉徹也悄無聲息地微服出了太守府,帶著大漢最昂貴的兩個保鏢(大司馬x2)前往司馬遷給他們預留的最佳觀賞位看戲去。




因為排了好幾場戲,所以司馬遷安排上午和下午循環兩場,方便早上錯過的人可以下午來看戲。




大家忙活了這麼久,總得讓這些戲讓足夠多的人看到才是。




劉徹落座以後,戲臺上很快就熱鬧起來,開場演的不是霍善讓排的那幾出戏,而是嫘祖發現桑蠶的過程。




正好目前也該進入養蠶季了,也算是敦促江夏百姓積極耕織,非常符合朝廷的要求。




劉徹對這些教化黔首的內容興致缺缺,隨意地與衛青他們閒聊了一會,臺上的佈景很快變了,整個戲臺一分為二,一邊演的是“賈孝”,一邊演的是“甄孝”。




那邊賈孝吃得好住得好,父親來討藥錢卻被他嫌晦氣趕走了;另一邊一家人擠在破破落落的居所,卻想盡辦法為臥病在床的父親治病。




這對比就十分強烈了。




那幾個俳優也演得活靈活現,賈孝那邊開口的時候觀眾罵聲四起,甄孝這邊開口的時候眾人又紛紛唏噓落淚,所有人的心情都跟著戲文起起落落。




等到兩邊的察舉結果一出來,群眾譁然。




一時間罵察舉者的有,罵假孝子的有,替甄孝子痛心的人更是不少,情緒已經徹底被調動起來了。




連劉徹都覺得這出《真假孝廉》挺有意思,只是看著看著他突然就想起了……年後汲黯突然上書罵他的事。




怎地這個主題跟汲黯提到的那句“舉孝廉,父別居”那麼像?!




劉徹的目光轉到司馬遷身上。




聽說這幾齣戲都是司馬遷負責的,司馬遷這傢伙是不是跟汲黯一樣想罵他?




司馬遷對劉徹的危險目光一無所察,他也是頭一次看正式演出,正認真關注臺上的俳優有沒有好好把精髓演出來。




等眾人的情緒逐漸平復下來、開始期待下一場戲開演,臺上的簡單佈景又變了樣。




《金箱藏經》開始了!




如果說上一場戲是探討孝子該事生還是事死,那這一場戲就是初步揭露厚葬的後果了。




最終呈現的這場戲,是從採藥人偶然發現盜墓賊藏在深山中沒來得及變賣的金箱開始的……




因為金箱的出現,當兒子哭著去自家父親的墳前一看,自家父親的屍骨都擾得不得安寧咯!




本來棺槨的存在是為了不讓泥土侵蝕亡者,結果給他們隨葬豐厚的陪葬品以後反倒引得盜賊挖墳開棺,這是何等的諷刺!




這難道是孝子賢孫想要的結果嗎?




劉徹:?




這個金箱,還有金箱裡的經書,怎麼也越看越熟悉?!




你小子跟我借這些東西,難道是暗示我會被開棺?




豈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