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92 章





您把我召回朝就是為了讓我幹這個?!




劉徹覺得自己這麼幹沒毛病,你和那李長生不是老熟人嗎?你編出來的戲不能比他徒弟搗鼓出來的戲差吧?




人家霍善才五歲!




才五歲的霍善並不知道劉徹臨時把東方朔拉回去當戲文編劇,就算知道了他也不會說什麼,他可是擁有好多厲害人物當靠山的人。




只不過這天晚上,霍善要跟張仲景出去走一趟,因為張仲景不知怎地打開了一段醫學史卷宗。




張仲景回到南陽郡後到處行醫,最後按照霍善的請求在朝陽縣開了家醫館,掛上了霍善那“天下第一醫館”的牌子。




這種名字對於張仲景來說還是有點太羞恥了,不過為了儘早讓霍善多個傳送點,張仲景也只好把霍善臨別前親手寫的小竹排給掛到門外去。




張仲景在朝陽縣遇到了……霍亂。




這裡的霍亂與後世的霍亂不算是同一種疾病,在《金匱要略》的定義裡,霍亂是一種上吐下瀉的疾病。




它感染後也是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和太陽傷寒很相像,只是太陽傷寒只有這幾個表徵,而霍亂卻還伴隨著嘔吐和下利,這說明患者表裡皆病。




治療霍亂要先治療上吐下瀉的問題。




這種病其實在南方暑溼相蒸的時節比較容易出現,在北方比較少出現。




張仲景遇到的這位患者就是個頗為罕見的病歷,夏天才剛起了個頭,他就出現了霍亂症狀。




張仲景把對方給救回來了,結果對方給張仲景觸發了霍亂以及連帶的傳染病防治史。




這種卷宗一般要霍善這位醫館所有者才能開啟。




霍善一向是別人一喊他就積極配合的,對於張仲景的召喚自然是當晚就跟他一起出發。




等到夜裡打開卷宗一看,眾人才發現此霍亂非彼霍亂,此霍亂在最初禍害到他們這邊的時候被稱為“真霍亂”。




因為它的症狀和古時記載的霍亂很像,只是死亡速度應該屬於……古時霍亂的超級加倍速度,從發病到死亡往往只需要一天,直接能把人拉成乾屍。




這玩意從海上傳到大清的時候,先是沿海地區大片大片地死人,接著還迅速蔓延到京師。




最初只在地方上出現霍亂疫情的時候,朝廷是毫不關注的,反正死的都是地方上的人,他們也無能為力。隨他們去吧!




直至驚聞連京師也開始大片大片地死人了,皇帝才急匆匆地針對這種“真霍亂”下旨管控京師疫情,有次防疫過程中光是撥款給死亡百姓發棺材就發了幾十萬錢。




沒辦法,屍體不盡早埋了死的人會更多,只能由朝廷為他們花這筆棺材錢了。




可見大清朝廷還是有那麼一點防疫意識的,但不多。




由於這種“真霍亂()”的致死率之高、傳染性之強,幾次大流行造成了約五千萬人死亡。差不多等於整個大漢的人口!




霍善此前便聽人說過傳染病的可怕,只是沒有系統地接受過這種東西,所以他對這次出行還是充滿好奇的。




李時珍他們也差不多,他們幾個都活了幾十歲,有生之年也見過因戰亂或者氣候而起的時疫。面對那種群體性大規模的感染,他們難免會湧出深深的無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