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96 章





一行人出了太守府,杜甫只見街道上雖多是低矮的屋舍,街道上卻整潔乾淨,路上行人更是笑容滿面,這番面貌瞧著竟是不輸他們大唐長安。




只是西陵城顯然要比長安小許多,街道也沒長安坊市那般規整。




杜甫沒有對此地的情況妄加評價,只好奇地打量著沿街的商鋪與攤販。




很快地,他們抵達了目的地。霍善拉著杜甫的手問:“這株槐樹的葉子可以嗎?”




杜甫瞧了瞧樹上長出來的槐樹嫩葉,笑著說道:“可以的,摘嫩點的。可惜我都四十好幾了,已經不能上樹了。”




霍善躍躍欲試想自己上去摘,還是金日磾搶先一步攬下這活兒才阻止了他的大膽想法。




霍善只好在樹下瞎指揮,一個勁說“這邊這邊”“那邊那邊”,蹦躂得比自己親自上樹還積極。




有人過來問霍善摘槐葉做什麼,霍善就跟人講可以用槐葉汁和麵,做出綠油油的涼麵!




受霍善這個麵食愛好者的影響,西陵城這邊已經有不少人學會了各種麵食的做法。




只是綠油油這個形容令人……有點難以想象。




這玩意真的能吃嗎?




霍善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他只是跟人分享自己即將擁有的新吃食而已。




有了杜甫在手,霍善覺得他們中午就能吃上這種新鮮麵食了!




採夠了槐葉,霍善又興沖沖地拉著杜甫往回走,充分展示了什麼叫能跑的絕不用走的。




幸而杜甫是成年人,人高腿長,步子邁大些也還能跟上這滿身幹勁的娃兒。要不然他可就要當街表演一個詩聖狂奔了!




李時珍看著耐心教霍善怎麼榨槐葉汁的杜甫,一時也有些恍惚:詩聖來了你不讓他教你寫詩,只讓人教你怎麼做槐葉冷淘?!




哎,有些事看了再多遍,還是有些不習慣。




李長生他們不認得杜甫,只知道霍善說他自幼長在洛陽那邊,這次過來是找李時珍瞧病的。




也沒什麼大病,喝過藥沒什麼事就來教霍善做涼麵。




庖屋外,知了趴在樹上聒噪地叫喚著,帶來了些許初夏的暑意。




經過所有人齊心協力的忙活,每個人面前都多了一碗淺碧色的槐葉冷淘。




那顏色漂亮得很,盛在深色的粗陶碗裡顯得分外鮮碧。霍善食指大動,一口氣把自己那碗槐葉冷淘吃完了,又要了碗新的,和杜甫分享起自己心愛的喇虎醬。




翠碧的面,鮮紅的醬,拌勻了肯定很好吃!




杜甫見霍善分享過後吃得老香,將信將疑地往自己那碗槐葉冷淘裡挖了一勺喇虎醬。




香辣味槐葉冷淘一入口,他的眼淚唰的一下冒了出來。




詩聖落淚.jpg




李時珍等人:“………”




想不到還有人會中招!




霍善立刻把他師弟為他準備的牛乳飲子拿給杜甫解辣。




吃飽喝足,霍善就開始給杜甫展示自己精湛的彈弓技巧,興致勃勃地跑出去把叫喚了一早上的蟬挨個從樹上彈下來。




彈完還要去找回他的彈珠。




杜甫本以為霍善也就說著玩的,沒想到他的準頭還真這麼好。他說道:“我也想試試。”




杜甫不是那種只知道悽慘苦吟的性格,他本人也是充滿好奇心而且特別愛交朋友的,要不然也不會走到哪都有人接濟、跟誰都能詩文往來。




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和李白算是性格相仿,同樣愛抱酒痛飲,同樣愛登名山大川,同樣自負自己才華超群、距離功成名就、建功立業只差一個機會。




當然,也同樣蹉跎長安多年,同樣被複雜的官場教做人。




他誇自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誇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後來他寫的那些對李白深深懷念與惋惜的詩文,何嘗不是寫給自己的。




霍善很大方地把彈弓借給杜甫玩,自己從東跑到西、從西跑到東,忙於去撿被杜甫彈出去的彈珠以及成功收穫的“獵物”。




一大一小玩得不亦樂乎。




李時珍都有些瞠目結舌。




真想讓大明詩壇那些號稱“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並極力推崇李杜




詩的人來看看他們心中的詩聖。




霍善很滿意杜甫這個新朋友,杜甫也玩得挺開懷。




得知大唐即將遭逢厄難、得知自己後來窮途潦倒滿身病痛,他本來應該食不下咽才是,可既然老天讓他有了這番奇遇,想來必然有老天這麼安排的道理。




既然這十日不過是他一夢之間的事,何不放鬆身心養好身體再歸去。




杜甫跟霍善你一隻我一隻地把太守府的知了全禍害光了,才悄然問霍善知不知道風溼症和消渴症的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