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31 章





蘇軾看得直樂,樂過以後又忍不住問道:“你這眼鏡的說法倒是新鮮,好弄不?好弄的話我回去給我那些老朋友弄幾副,他們都挺需要的。”




霍善道:“一般人弄不出來,戴不合適的眼鏡還不如不戴。不過我倒是可以給你們充當配鏡師,到時候給你們都安排一副。()”




蘇軾道:那敢情好,我先把人約好了,你到時候去一趟。?()?[()”




兩人說好了,便不再多聊這些話題,而是繼續研究竹筒飯怎麼個烤法。




就他們這時不時掀開來瞅兩眼的心態,果然順利地……把竹筒飯烤失敗了。




倒是夙小星那份沒怎麼動過的竹筒飯烤得老香。




夙小星大方地分一半給霍善吃。




蘇軾在一邊幽幽地看著。




兩小孩察覺到他投來的視線,不由也幽幽地回看他。




不會有大人想來分小孩子的飯吧!




蘇軾:“……”




蘇軾憤而去庖屋看看砂鍋蒸的臘味煲仔飯能吃了沒。




庖屋足夠大的好處就是什麼吃法都能做,比如這一整排的砂鍋就正好用來蒸嶺南那邊流行的單人單份煲仔飯,飯和菜都一併蒸熟了,吃的時候直接連著砂鍋吃,也相當省碗碟。




實乃工作餐的好選擇!




當天夜裡,嚐了不少臘肉新吃法的孔丘要回去了。




孔丘對霍善說道:“你們生活在一個很好的時代。”




霍善點頭如搗蒜,並且很貼心地道:“您要是沒吃的了就喊我,我給你帶飯過去。”




還可以附贈滯銷的醋芹!




孔丘笑道:“我已經回到魯國,不會再出現那種吃不上飯的困境了。”




魯國是他的故鄉,有他的不少門生舊故,再加上他如今都這個年紀了,鄉里哪個不敬著他。所以他只需要安心著述講學就好,根本不可能再為生活煩憂。只是伴隨著安逸生活而來的,應該是無窮無盡的“道之不行”的失落,以及送走自己的妻子、孩子與學生。




也許人不應該活那麼久才是。




就像他罵自己那位老友一樣:老而不死是為賊!




霍善才六歲大,哪裡能領會孔丘心中那難以言說的悵然。他說道:“那我有空去看您!”




孔丘道:“若是顏回他生病了,可能還得麻煩你過去幫他看看。”




顏回是孔丘最喜愛的弟子,可惜年僅四十就病故了。既然見識過霍善他們的醫術,孔丘還是希望顏回能比自己活得久一些,不至於讓他這個白髮人將他們一個個送走。




霍善一口答應:“沒問題!”




他還沒去過傳說中的春秋時期呢!




孔丘走後,診金就開始結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