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37 章

入春後又是新一輪的春耕安排,有去年軍屯賣瓜賺大錢的先例在,今年江夏郡的種瓜熱情明顯高漲。




這可能會引起瓜價下跌的問題,府衙還是要做好種植引導以及銷售安排,爭取讓本郡的人都不至於虧損。




各縣的生員也都被動員起來,全都下鄉去落實府衙擬定的春耕安排,勸導自家鄉親合理安排家中的種植結構。




糧食為主,桑麻棉花為次,經濟作物為輔,這才是農家安身立命之本。




畢竟經濟作物這種東西一般人還真把握不住,誰都不知道全副身家投入進去後會不會血本無歸。有家底的人虧得起,沒家底的人虧那麼一次可能就家破人亡了。




好在這時代的黔首還是很聽話的,真讓他們去弄大量新種子他們也弄不到,所以大多數人都是按照府衙的春耕建議去籌備春耕。




對於從府衙領取到的新種子,他們都是珍而重之地挑最適合的地給種下去。




沒辦法,這可不是普通種子,這是金疙瘩!




江夏郡這邊緊鑼密鼓地籌備著春耕事宜,京師那邊也傳來了一套全新的詔令。




張湯自殺退場後,朝堂就是桑弘羊的舞臺。




在劉徹的全力支持之下,桑弘羊開始推行他的均輸、平準法。




均輸和平準是相輔相成的兩個經濟措施。




均輸是指在各郡國設立均輸機構,負責在當地接收品質好、價格低廉的土特產。




這些土特產從前都是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運輸到長安去的,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由均輸官負責收集好貨物,再通過官方設立的運輸渠道轉賣到周圍缺乏該貨物的郡國。




這樣遠途運輸的損耗就可以忽略不計,直接把錢運回去給朝廷就可以了。




錢你總不能也損耗個百八十萬吧。




當然,如果是最上等的那批貢品還是得不遠萬里運到長安去的。




朝廷有錢了,就可以放開手腳打擊商賈囤積居奇的行為了。




桑弘羊推出相應的平準法就是朝廷對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對於市面上關乎民生的貨物,朝廷將會在價貴的時候拋出,價賤的時候收購,以此平抑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