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40 章

自上而下做廣告這一套,霍善已經在江夏郡幹過很多回了,成效卓著。




這並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他在外頭見識到的。他曾經跟著孫思邈去看過一場特別的生產,生娃的主人翁是維多利亞女王。




她一生生了九個孩子。




第一個孩子降生的時候,她選擇公開生產,也就是在許多王親貴族的見證下生孩子。




這是一種相當古老的貴族傳統,許多人本來已經不願意這樣毫無尊嚴地在眾目睽睽之下生產。




促使維多利亞女王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她年輕的堂姐因難產而母子俱亡——當時的人拒絕讓她使用產鉗等新時代生產措施,認為那些減輕生育痛苦、降低難產可能性的措施違背了上帝的意志。




還有可能有人在中間動手腳混淆皇家血脈。




維多利亞女王生第一胎的時候就選擇公開生產。




不是怕混淆皇家血脈嗎?都看著,都給我看著,只要能把所有好東西都給我用上,你們愛看多久看多久,別讓我死在產床上就行了!




這位維多利亞女王憑著強大的意志力生到最後那兩胎。




當時已經出現了利用□□麻醉進行無痛分娩的新技術,但是許多人還是不許產婦使用,理由還是“違背了上帝的意志”。




上帝讓你承受生育的痛苦,你居然想把它免除?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因為技術不算特別成熟、容易出現麻醉事故,才拒絕將這個技術引入分娩過程。




維多利亞女王卻不想再忍受生產的痛苦,強烈要求用上這個無痛分娩技術。




霍善見證的就是這場無痛分娩。




他還見證過這場無痛分娩以後的街頭,不少女子紛紛站出來要求開放無痛分娩技術。




可以不承受痛苦,為什麼一定要她們承受?




女王都能用的東西,她們為什麼不能用?!




女王願意承擔的風險,她們也願意承擔!




可見東西不是好用就行,還得有影響力足夠大的人去打破“常規”。




一縣之內可以是縣令,一郡之內可以是郡守,想要舉國上下都接受,那當然得是天子。




倘若沒法接觸到這樣的大人物,那麼找些有名氣的人物來引領風潮也是可以的。




比如蘇軾在儋州,哪怕是被貶過去的,也能給當地帶去許多改變。




再比如袁枚在金陵,那也是他們那一代人的文壇風流人物,他家小倉山房印刷的書每次一出來都能被搶購一空。




可見影響力越大的人越能夠破舊規、改舊俗,引領眾人接受新鮮事物。




有時候許多東西並不是尋常人不想或者不需要,而是尋常人沒辦法突破那些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壁壘去接觸乃至於接受它們。




就像維多利亞女王公開使用前的無痛分娩技術。




是它不好嗎?是產婦不想用嗎?




並不是的。




只是她們根本接觸不到——就算她們有幸接觸到了,也有許多人因為種種理由不允許她們使用,就像早期有些人不允許產婦使用產鉗助產一樣。()




霍善把這番見聞給李長生講過,李長生給他說起楚王好細腰的典故,這裡頭其實是同一個道理:只要上面接受了,再不合理的東西底下的人都會爭相效仿。




?春溪笛曉提醒您《醫漢》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更別說本來就有益於民生的好東西!




霍善聽了半天,聽出一個結論:他家皇帝姨公,大漢最大的活動廣告牌,想打什麼廣告找他準沒錯!




制香這種依賴人力的手工業只是前菜,以後要依靠劉徹打廣告的時候多了去了。




霍善麻溜說道:“您喜歡的話我可以給您多送一些,保證您每天都能點不一樣的香!”




劉徹補好了牙,感覺整個人神清氣爽,此時聽霍善這般大方地說要給自己送東西倒有些不習慣了。他睨著霍善說道:“你小子是不是在打什麼鬼主意?”




霍善矢口否認:“沒有的事。”




他湊過去和劉徹說起他太子叔詛咒他太守幹到頭了,和劉徹商量著讓他再幹幾年,他還有許多事沒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