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41 章





劉徹瞥見了張騫那震驚的眼神,笑了笑,沒說什麼。




張騫的心思很好懂,他想要恢復自己博望侯的爵位,只是光憑現在這點功勞還遠遠不夠。這馬很不錯,要是能引進更多的話可以用來改良現有馬種,得讓張騫接下來更用心地給大漢撈好東西。




劉徹問張騫和烏孫談得怎麼樣。




君臣幾人其實都心知肚明,烏孫人肯定不會遷到河西走廊的。




劉徹這麼問明顯就是沒被汗血寶馬迷昏頭。




張騫只能慚愧地表示自己還沒能說服烏孫人,但是可以爭取建立貿易通道為朝廷買回更多西域良馬。




劉徹點了點頭,當場敲定讓張騫再次出使西域去。今年桑弘羊搞了均輸法,國庫目前還算充盈,引進西域良馬的錢還是掏得出來的。




張騫出去跑了幾年也沒跑出個侯爵來,嘴巴有些發苦。




還是得畢恭畢敬地告退。




劉徹一點都不在乎張騫的心情,聽了半天的西域風土人情,他對那些陌生的西域小國也有了幾分印象。他欣賞了好一會汗血寶馬,才喊衛青他們一併回去看輿圖:“既然烏孫不遷,就只能從別處遷人過去了。”




現在兩越也要內屬,應當統一置郡管理,這樣的話手頭的官員都不夠用了。




其實官員倒是不算太缺,只是缺了肯去這些地方安家的官員。




不管是兩越還是河西,在許多人心裡都不是什麼好去處,很難讓他們心甘情願待在那邊為朝廷幹活。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不贊同劉徹打這些地方的原因:在這種地方置郡哪裡是給他們增加崗位,分明是把他們流放去這些蠻夷之地啊!




說不準去一趟人直接沒了。




別說漢代了,就算是蘇軾這麼樂觀的宋朝




人去了南邊,同樣會生出“我可能回不來了”的喪氣心態。




聽到劉徹在琢磨置郡後怎麼補上這個人才缺口,霍善積極響應:“我回去江夏郡動員動員,肯定有人願意過去試試。”




劉徹樂道:“行,你舉薦的人我優先選用。只是你得用心點挑人,要是你舉薦的人出了錯你也是得挨罰的。”




霍善沒想到自己給朝廷推薦人才還要被連坐,不敢置信地睜圓了眼睛。




劉徹道:“怎麼?你覺得朝廷的職位是隨便推薦個人都能上,推薦錯了不需要負責任?”




霍善一琢磨,覺得劉徹說得有道理。




要是推薦後不用負責,那大家都不管對方能不能勝任,一股腦兒推自己親近的人上去。




那還得了!




只怕整個天下都得亂套。




霍善認真點著腦袋應道:“我知道了!”




劉徹笑問:“所以你不準備推人了?”




霍善道:“才不是!”他和劉徹講起自己的安排,他準備馬上寫信回去讓霍光開科考試,再按照他們自己填報的崗位意向安排個郡內實踐,由霍光他們統一培訓過後再舉薦給朝廷!




劉徹道:“你想得倒是挺周全。”




誇是這麼誇,劉徹也沒打算全指望一個小孩解決這個缺口,所以他很快召集眾臣上朝討論此事。




大漢一口氣增加十幾個郡的疆土,那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成就啊!




劉徹都想騎著新到手的汗血寶馬出去遛個彎,好好聽聽外頭的人到底是怎麼誇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