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71 章





當然,王世貞也沒有一罵到底,他還誇了蘇軾的小文和小詞,說是昏昏欲睡的時候讀起來能提神醒腦、原地滿血。




可惜後面這句被蘇軾給捂沒了,他就只能聽到前面兩句點評。




蘇軾咬牙切齒。




好你個王世貞,我招你惹你了!




蘇軾和杜甫都是被潘季馴勸出書鋪的。




算了,算了,也不是什麼大事,旁人想得後人幾句點評還得不到呢。




霍善連連點頭,還搬出李時珍來舉例,聽袁枚說李時珍寫好百萬鉅著《本草綱目》去求王世貞寫序,王世貞沒答應。還是等李時珍死後他才感慨萬千,提筆給李時珍寫了篇序推薦這本書出版!




蘇軾和杜甫能說什麼,只能把霍善的話發送給李時珍讓他感受感受什麼叫世態炎涼。




李時珍:“……”




你們說話就說話,捎上我幹嘛!




好在漕運鴨的味道確實很不錯,吃著確實和普通家養鴨不太一樣,鴨肉咬著緊緻得很,而且沒有半點腥味,再加上烤鴨師傅手藝過人,皮烤得脆脆香香的,一口下去只覺滿足到不得了。




下午他們還領著霍善到處遛彎玩耍,完全不需要潘季馴這個東道主招待。




唯一不太好的是北京城夜裡要宵禁,蘇軾他們不能到處去浪,只能早早睡下了。




三人在北京城浪了兩天,眼看到了該回去的時候了,霍善才記起自己還在人家醫館裡掛靠來著。




霍善先讓蘇軾和杜甫先各回各家,自己去找那老大夫說一聲,順便取回自己的招牌。




順便給老大夫留本方書作為答謝,裡頭全是李時珍他們在醫館系統裡用模擬臨床試驗檢驗過的方劑。




老大夫翻開書看了幾頁,便知道這本書有多珍貴。




他親自送霍善到醫館門口取招牌。




外頭夕陽已經西斜,金色的餘暉籠罩著整座北京城。




“你,還能回去嗎?”




眼看霍善就要走了,老大夫忽然開口問他。




霍善一愣,納悶地問道:“回哪裡去?”




老大夫道:“就我二三十歲的時候……或者更晚一點……三四十歲的時候也行。”他老了,眼珠子已經有些渾濁了,說出口的話卻帶著那麼一點不切實際的希冀,“要是哪天你還能見到那時候的我,記得跟我說,嘉靖四十五年三月初一那天早點回家,別在路上耽擱。”




那天他想著許久沒給懷孕七八個月的妻子買鴨油燒餅了,特地繞路去買了兩個。




晚了一點,就晚了那麼一點,不小心摔倒在地的妻子已經沒氣了,一屍兩命。




他本來已經努力讓自己忘記了,也覺得自己已經忘記了。




可聽到霍善一說“鴨油燒餅”,記憶便如潮水般將他淹沒。




怎麼會那麼巧呢?




就那天家裡沒別人,就那天他晚回家那麼一會。




如果真的可以回到那天之前該多好啊。




霍善感覺這件事對老大夫似乎很重要,點著頭說道:“好,如果我有機會再見到那時候的你,肯定跟幫你說的。”




雖然他既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過去,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過去,不過他記性好,肯定不會把答應別人的事給忘了。




為了不讓老大夫白期待,霍善還是提前給他講明事實:“就算我跟他說了,你這邊也不會變的哦。”




老大夫嘴唇動了又動,最後只是點著頭說道:“我知道,已經發生的事是不會變的。”




他只需要知道在萬千世界之中,終將會有一個自己能及時趕回家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