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73 章

趙充國,後來為大漢拋頭顱灑熱血到八十六歲的大漢名將,因為特別長壽,所以格外操心。




前期他身處漢武帝后期,跟的是李廣利這位上官。李廣利是什麼水平,懂的都懂。




按照後世漢朝官吏痛心疾首的總結,李廣利封侯那一役是去西征大宛,帶了五萬兵馬,花費億萬軍費,結果戰績是從大宛帶回來三十匹馬。那會兒劉徹剛把李夫人孃家全給剁了,看到風塵僕僕歸來、形容憔悴可憐的李家獨苗苗李廣利,心中頓生憐惜,給他封了個海西侯。




這就是李廣利侯位的來由:朕殺了你全家,你好可憐啊,我給你封個侯吧。




這還只是開始,後來李廣利打敗仗、降匈奴、參與太子之爭,那是又讓他全家又被族滅了一次。




即便是在漢武帝晚年討生活,像李廣利這種全家被殺兩次的人也是不多的。




趙充國最開始就是跟著李廣利這麼上官去衝鋒陷陣的,可以說他能活下來已是難得,還能立功升遷那絕對得有一定的本事。




人到中年,趙充國更是致力於河西走廊的各種對外戰爭,不僅戰功赫赫,還積累了大量的對待“四夷”問題的經驗。這就是他後來能夠提出“屯田策”的原因,河西走廊要是沒有這麼一位名將鎮守與開拓,恐怕只是漫長曆史長河上曇花一現的存在。




打天下不容易,守天下也不容易。




這就是一位有經驗有謀略還知道怎麼歸納總結推而廣之的守天下型名將。




現在這位年輕的大漢名將趙充國,距離他在河西走廊各方戰役中嶄露頭角還有十幾年。目前他才二十多歲,臉嫩得很,卻已經深得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器重,走在軍中誰見了他都是滿臉豔羨!




只有趙充國本人知道,霍去病這人雖然深具帥才,不管面對什麼局面都指揮若定,但是,但是他經常因為他家娃提出一些離譜要求。




有時候他家娃還親臨現場,誠摯地拜託他務必要把這件事安排下去。




比如此時此刻,一大一小兩張肖似的臉齊齊看著他,小的那個眼神裡還滿是信任與期待,熠熠發亮的眼睛裡彷彿寫著這麼一句話:你肯定能做的對吧?對吧?對吧?




趙充國壓根不知道霍善對自己的信心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他為什麼覺得他能種茶、種棉花、種西瓜、種新稻、種紅薯、養豬、養魚、養螃蟹……




還有現在,他還希望他能養鴨子,養那種能跟著軍船走遍南方還不走丟的鴨子!




趙充國不明白,也不理解。




他感覺自己從來沒體現什麼農牧天賦啊!




他們家還是前些年才舉家遷徙到北方充實邊境的呢,理論上應該沒有人知道他們家祖上擅不擅長種地才是。怎麼霍家父子倆就認定他能辦到?




可是上官都親自開口了,趙充國能怎麼辦,只能老老實實接下這個任務。




如果霍善知道趙充國的納悶,那肯定得替他解答疑惑:雖然你現在沒有表現出這方面的能耐,




但是你六十年後表現出來了!




沒錯(),就是六十年後?()_[((),八十幾歲的你還在為大漢工作,兢兢業業地歸納總結半生經驗接連三次獻上屯田策並操心不已地跟進到自己退休都沒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