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95 章





霍善向來是不見外的,劉徹讓他坐他就坐。坐過去後他還要和劉徹感慨,說他現在習慣坐高腳桌椅,這樣坐著對腿不好,建議劉徹也換種坐法。




劉徹就喜歡霍善這份不把自己當外人的態度,點著頭說道:“你讓人把圖樣給朕送一份,朕讓少府做上一批放到未央宮那邊去。()”




霍善爽快答應。




時人的智慧是不可忽略的,長安這邊的麵食也已經發展得多種多樣,霍善在席上嚐了好幾樣宮廷庖廚琢磨出來的新吃食,不免胃口大開、大快朵頤。




這小子一邊吃得老香,還一邊要給人大講自己的吃後感,表示這個好吃,真的好吃。




弄得劉徹都跟著多吃了不少。




以至於君臣幾人吃飽喝足後開始繞著未央宮遛彎。




這次霍善他們回來,是要跟著劉徹一同去東巡的,劉徹的主要目的地是去泰山封禪。




可惜朝堂上每天都還在討論封禪要怎麼個封法,具體流程該怎麼走,是要完全復原古代禮儀,還是要搞具有大漢特色封禪儀式?




朝廷養著這麼多博士,一個能拿出詳細章程的都沒有!




從秦始皇到他們這會兒,這些博士依然毫無長進,劉徹提起他們來就想罵上幾句。




而且也真的罵了。




霍善聽到劉徹有這樣的煩惱,馬上呼叫封禪愛好者孔丘,問問他有沒有什麼標準流程可以給劉徹參考。




看到沒有,復原周禮的機會就在眼前!




孔丘:?????




本來還挺心動的,聽你這麼一鼓吹忽然就不那麼想拿出來了。




孔丘確實對泰山情有獨鍾,在他心裡泰山是非常神聖的,有事沒事他就愛去登泰山。




根據後人記載,孔丘曾經在泰山訪得七十多次封禪遺蹟,反覆對比它們的異同之處,想以此想象出歷代聖王封禪時到底是何等光景。




所以說孔丘確實是封禪專家,對這項僅能由天子舉行的活動了解甚深。




據傳孔子臨死前幾天還拄杖在自家大門口邊遛彎邊唱了這麼一首歌:泰山其頹乎?樑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意思大概是這樣的:泰山要塌了,梁木要垮了,哲人要死咯!




這哲人講的自然是他自己。




可見自古以來有大學問大成就的人,大抵都對自己極其滿意。而在這個自戀的傢伙心裡,泰山又是所有山裡面最具意義的,要不怎麼臨死前都要編進歌裡去!




問這樣一位泰山愛好者怎麼封禪,那可真是問對人了。




孔丘說讓他先整理整理,回頭給他發。




要是霍善有空的話,可以過去他那邊實地考察一番,他雖然已經老了,但還是可以帶霍善去登山。




很明顯,一提到泰山孔丘整個人精氣神都不一樣了,大有要把自家寶貝介紹給所有人的勁頭。




霍善和孔丘約定好了,麻溜轉頭跟劉徹說道:“我認得的那位丘先生對封禪儀式有點心得,我可以幫您去問問他!”




劉徹挑了挑眉,樂呵呵說道:“也好,你去問吧,到時候看是你給的章程好,還是那些博士擬的章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