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305 章

在蘇軾的強烈要求之下,霍善答應回頭一定帶他過去。




這日李昂把一切準備妥當,於傍晚時分領著跟在自己身邊盯梢的小宦官前往十六王宅中。




十六王宅乃是李隆基還是皇子時兄弟幾個曾住過的大宅子,現在住著的是李昂的二個弟弟。




他們兄弟一共五人,長兄已為宦官所弒,後頭弟弟漳王李湊、安王李溶也會直接或間接地死於宦官之手,而在他被幽禁數年、抑鬱而終後,繼位的是他的另一個弟弟穎王李炎。




現在的李炎還是個十五歲的少年郎,時常帶著他心愛的女子王氏出城遊獵,兩人每次都做一樣的打扮,叫外頭的人分不清誰才是“貴人”。




據說這個弟弟後來的諡號是“唐武宗”,他重用頗有軍事謀略的李德裕,在位期間北征東討樹立朝廷威儀,不僅平息了數次藩鎮之亂,還有了開疆拓土之功,大唐在一定時間內恢復了生機,史稱“會昌中興”。




唯一的問題是,他沉迷道教,在位沒幾年就嗑丹藥把自己嗑沒了,他重用的“李黨”當然也慘遭打壓。




他這個弟弟對道教執著到展開了全國性的滅佛活動。




事實上不僅是滅佛,還滅包括景教在內的外來宗教。




當然,李炎這麼幹也不單純是考慮個人的宗教信仰,而是因為過去幾十年中不少人因為戰亂出家為僧,天下諸佛寺佔據了大量土地以及人口。




要不然李德裕也不可能答應主持滅佛活動,那可是件特別得罪人的事。




那些個高僧誰沒幾個位高權重的信徒或知交?




比如白居易這位名滿天下的詩人就篤信佛教。




根據他老朋友劉禹錫八卦,有次白居易為了要去拜訪個高僧特意齋戒了一整個月,那可是無酒不樂、無宴不歡的白樂天,可見其事佛之心有多虔誠!




只可惜李德裕雖有澄清世道的決心與手段,也抵不過他弟當了幾年皇帝就一命嗚呼這種慘禍。




李昂很難想象他弟李炎這麼個活潑好動的少年郎,竟也跟他們爹那樣迷信丹藥把自己折騰得英年早逝。




李昂沒有登基前也住在十六王宅中,從小便與幾個弟弟以及諸位叔父朝夕相處,他步入十六王宅時心中既酸又澀。




當初玄宗皇帝把所有兄弟子侄都安置在十六王宅中,不再讓他們就藩任事,以至於宦官當權以後他們像待選的豬玀似的被圈養在一起,想挑新皇帝只消往十六王宅中找就行了,挑出合心意的人選後還能順便把其他人一網打盡!




比如他弟李炎登基後,當權的宦官就直接把另一個熱門繼位人選(安王李溶)給殺了。




細算起來,他們兄弟五人竟沒一個是善終的!




李昂正悵然著,就聽到他弟活力十足的聲音在背後響起:“二哥!”




李昂轉頭看去,只見李炎親自扛著只小鹿,他背後的王氏也提著兩隻野兔,他倆穿著一樣的衣裳,束著一樣的冠,打扮看起來別無二致。









王氏出身低微,但長相明麗,性格開朗,且還能歌善騎,更重要的是她自小與李炎相識,十二歲便被他們親爹賜給了李炎當姬妾,整日作男子打扮與李炎外出行獵或者到教坊尋歡作樂,與李炎感情好得親如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