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317 章

霍善去過很多朝代,見過很多的人。




其中有的人得了圓滿,有的人仍是黯然神傷。




比如扶蘇這個便宜兄長後來把大秦治理得很不錯,眼看它不會有二世而亡的慘烈結局了,這傢伙還有閒心動手寫書。




寫的還是什麼《吾弟公子善》,在這本書中他揭露了很多改變大秦的舉措都是他這個弟弟提出來的,只可惜這個弟弟不慕名利,每次都把功勞推到他身上。




現在,他必須親自寫書把這些事情都列舉出來,以免後人不知道他這個弟弟的功績!




霍善:?????




好你個扶蘇,給你扔十個八個【有過其實】(功能是讓所有人覺得事情是扶蘇做的)都擋不住你本人留本書給後人揭秘是吧!




再比如有次霍善去陸游家擼貓,與他說起蘇軾那邊沒有靖康之難的事,陸游一下子就哭了出來。




靖康之難很大程度上是皇帝昏了頭才出現的,那麼多大軍他不用,聽說個道士會做法就讓他去用法術逼退敵軍,誰聽了不覺得荒謬又恥辱。




難怪當時的武將宗澤死不瞑目,死前哭著高呼:“渡河!渡河!渡河!”




山河淪喪,君民遭辱,那是當真痛徹心扉。




一般而言,霍善是不太會深入參與其他時空的發展的,很多時候他也不是直接與他們的皇帝交流,是以許多時候都是以過客的身份存在。




唯有那些他開了綠霧地圖的時空,他才會每年多過去幾次。




偶爾在那邊遇到了什麼奇人異士,蘇軾就會吵著一起過去。




更多的人還是喜歡待在自己所在的時空,去改變一些自己能改變的事。




於是在有的時空中總會有一些奇聞異事流傳後世。




有些時空是說有位叫霍善的小神醫經常在各地出現疫病的時候第一時間趕赴當地,不少人給他樹立了長生牌位。




有些時空則說小神醫經常帶著個老頭到處吃吃喝喝。




這些說法傳著傳著,小神醫也漸漸去掉了“小”字,只需要用“神醫”來稱呼。




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之類的大詩人,都曾在詩中提到過這麼一位神仙般的存在。




至於那些從時疫中活下來的人後來回憶起當年的經歷,更是毫不吝嗇地誇讚著記憶中那位“小神醫”或者“少年神醫”(甚至還有人遇到的是“老神醫”)。




一開始沒有人注意到這些“神醫”都是同一個人,還是幾十年後有人把各種詩文與畫作彙總在一起,才知曉霍善的足跡遍佈全國各地,無論貧賤富貴、無論男女老少,皆有人因他而擺脫病痛。




還有人別出心裁地把他和蘇軾吃過的美食彙編成冊,引得不少好事者照著這本美食冊子吃遍大江南北。




商家們見有利可圖,當即開始編纂各種與霍善他們相關的美食故事,總之就是小神醫跟大文豪吃了都說好!




至於霍善本人和蘇軾本人到底來沒來過、吃沒吃過,那就不重要了,




反正他們就是當地活招牌!




除了到處蒐羅好吃的好玩的,霍善還受邀參加過許多次大型典禮。




比如四十多歲的周山的登基大典。




他十幾歲開始跟著祖逖,祖逖死後他在黃河邊上經營自己的勢力,二十幾歲瞅準時機渡河,通過拉攏、吞併、蠶食等手段將黃河背面的土地盡數取回,他三十歲後,河南河北皆在他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