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問天 作品

第103章 科技大爆發


                 看完楊問天播放的三個視頻後,華夏國的高層們算是明白了為什麼要設立追隨者特訓營。其實還有第四個視頻,只不過楊問天僅定向發送給了彭嶽蔣李四個老頭的腕錶通信終端,這是關於一些外星人追隨者之間的戰鬥畫面,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戰鬥模式,比地球的大片更誇張。

  接下來沒有任何懸念,大家一致通過了建立追隨者特訓營的議案,轉為對人員名額的討論,暫定這特訓營的上限人數300人,先在全華夏國內網羅各方面的傑出年輕人才,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特訓後,再供楊問天挑選。特訓營下屬的宇航探索特訓大隊,名額暫定3000人,將從現有的宇航部門、軍隊單位及科研機構裡優先挑選人員。小說

  這樣的討論,楊問天沒有太大興趣參與,他只說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入選特訓營的人,年齡不能超過25歲,這是硬指標沒得商量。至於那個什麼宇航探索特訓大隊,楊問天只承諾給其提供一些訓練手冊之類的幫助。

  “李伯伯,我只能給出三十個特訓營名額。”在會議的最後,李翰明私下裡同楊問天溝通了一番,他希望小男孩能給華夏國的大家族們一些推薦名額的照顧,沒想到楊問天很好說話,小手一揮就把十分之一的名額劃給了他。按大叔的話來說,這些人能不能選上成為追隨者,最終的決定權在楊問天手裡,給各大家族一些好處,才能把他們綁上同一條船。

  與高層們會談過後,楊問天回到貴賓休息室匆匆吃了個飯,董秋弘上官芙蓉兩位導師就帶著天才兒童研修班的同學,與其他的華人科學家們進行了一次集體見面互動。這些華人科學家在國內外都是舉足輕重的某方面權威,不過他們今天只不過是襯托紅花的綠葉,以楊問天為首的天才兒童科學家才是見面互動會的主角。

  華夏國科技界的圈子其實並不大但水卻很深,那些功成名就的科研權威大多都彼此認識,平時少來往而已。這個見面會的最大作用是增進知名科學家們之間的聯絡及感情交流,為未來有可能的合作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