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抹布 作品

第二十二章 戰爭藝術

  深陷戰爭旋渦中城市實在是太符合古斯塔夫的期望了,哪怕她在這座城裡隨意開炮也不會對人理造成影響,畢竟這座城市遭受的破壞不差這些。

  “這種兵器現實中真的存在嗎?”鈴木友紀發出感嘆,與書籍中一筆帶過的“古斯塔夫列車炮”描述相比,見到實物陳列在自己眼前,帶來的衝擊讓他懷疑起了真實性。剛才古斯塔夫佈置的大型火炮已經足夠在20世紀前中期的戰場使用了。需要用到800mm口徑巨炮的場合,是怎樣的呢?

  “不相信嗎?塞瓦斯托波爾戰役發生在1942年6月,而後列車炮一直部署在前線。你要是現在能到列寧格勒之類的城市,或許能碰巧見到……”古斯塔夫談起這些事情,自己也格外興奮,她不討厭製造並操控它的德軍,只是對最後德軍拋棄拆解它並戰敗的結果不愉快。

  “感覺見到這麼威武的巨型火炮,對方的士氣就會大幅下降吧?見識過威力驚人的炮擊後,也會更快投降,能更快地結束戰爭。”鈴木友紀下意識說出了自己的見解,他本人不排斥戰爭,但更看重戰爭對人類文明的推動作用。

  “投降?那多無聊。我的存在,正是幫助人類將戰爭的藝術推向更高峰,一炮炸穿堡壘下龜縮的守軍,將過往需要數週數月時間的攻堅戰變為1天內決出結果的‘先手遊戲’,戰爭進行地更為效率,你覺得擁有了這樣威力巨大的武器,為何還要接受敵人的投降呢?多砸幾枚炮彈就能省下數倍之上價值的糧食,戰場上就不需要投降。”

  鈴木友紀不認同古斯塔夫怪異的戰爭論點,重要的是戰爭帶來的文明推進結果,而非戰爭帶來的殺戮、勝負、降服等過程,文明推進到20世紀,很快人類將開始運用核能,真的有很多人追求古斯塔夫說的“戰爭藝術”,人類的文明在這個時期就自我毀滅了。但看古斯塔夫現在興致如此高昂,他沒在這點小事情上與自己的從者爭論。

  古斯塔夫忽然微眯雙眼,望向了山坡下的河流,她像是在夜色下察覺到了不該出現的人。

  “master,有一名魔術師發現了我們河邊的皮筏艇,他身邊還跟著從者的樣子?”

  “從者?”鈴木友紀估算了一下他們上岸的地點與這裡的距離,不超過500米,他們隨時都會被循著痕跡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