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神秘的 作品

322大膽行動

  赫米庫斯的第四次騎兵衝鋒再次證明了這一點。飛利浦側翼的部隊已經被殲滅,血流成河,屍橫遍野。而赫米庫斯卻連一個死者都沒有,只是手臂受了一點輕傷。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那隻已經搖搖欲墜的翅膀再也無法承受全部的攻擊,最終崩潰了。

  “逃脫!”

  “太多了。”

  “我們快堅持不住了!”

  “逃命吧!”

  這樣的喊叫聲先是在陣型的小角落裡傳出,然後像野火一樣傳遍整個隊伍。直到珀爾修斯大軍中的忒修斯小隊消失殆盡,像一堆散沙一樣散落在風中。而這些逃亡者中,也包括曾經信心滿滿的王儲菲利普。

  在這絕望的時刻,那名男子曾試圖堅守陣地,卻無奈地發現,身邊的人們早已陷入了混亂,無人願意聆聽他這位“外國人”的講話。對於忒修斯人來說,他並非他們的王子,他的聲音在狂風中顯得如此微弱。事實上,按照提比亞斯人的政治哲學,他們並不熱衷於王子這樣的頭銜,他們更看重的是實力和智慧。

  眼見陣型逐漸崩潰,飛利浦的侍衛們焦急地催促他趁機逃離。他回頭望了一眼赫米克斯那雷霆般的攻擊,聽著馬蹄踢地的可怕隆隆聲,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猶豫。然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聽從那些經驗豐富的人的建議,小心翼翼地撤離。

  幸運的是,那人恰好位於陣型的中心位置,赫米庫斯雖然心急如焚,卻也來不及趕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魚逃走。但至少這位侍衛長可以安慰自己,他已經完成了所接到的命令——保護撤退的部隊免受敵人的追擊。因為敵人的右翼已經被切斷,方陣又疲於追擊,至少戰場這一側的軍團撤退是順利的。

  從更個人的角度來看,赫米庫斯也可以得到一些安慰。他成功地重創了敵軍的某個部分,讓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看著那些逃跑的士兵,眼中滿是恐懼和絕望,他甚至還想追上去,給予他們最後的致命一擊。然而,他最終還是剋制住了自己的衝動。

  因為他知道,雖然亞歷山大可能不會反對他之前的小“遠足”,甚至可能會對他的成果表示讚賞,但如果赫米庫斯在這個關鍵時刻去追求個人的榮耀,那麼無論結果如何,無論得到多少回報,亞歷山大都會嚴厲斥責他。於是,赫米克斯心中帶著一絲苦澀,決定讓那些逃兵離去,他的眼睛雖然渴望地盯著那些美味的獵物,卻也只能無奈地放棄。

  然而,就在此時,他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就像上次一樣,他覺得自己並不需要全部的1000人來保衛撤退的軍團。特別是敵人的攻擊潛力已經大大削弱,他完全有能力用更少的兵力來完成任務。於是,他果斷地將指揮權交給了二把手,讓他帶領300人去追擊那些掉隊的敵人,而他則留在原地執行亞歷山大的指示。這樣一來,既能夠保護軍團的安全撤退,又能夠追擊敵人,可謂一舉兩得。

  事情果然按照他的計劃發展。軍團士兵們以良好的隊形撤回了自己的營地,幾乎沒有受到什麼騷擾。雖然戰場這邊相當精彩,但對於亞歷山大自己這邊來說,情況卻有些困難。號角的撤退信號首先在戰場的那片區域響起,和赫米庫斯這邊一樣,軍團士兵也開始有條不紊地撤退。然而,為了幫助士兵們維持這種秩序,亞歷山大的後衛部隊不得不付出比同行更多的努力。

  這一千人騎著馬在戰場上熟練地穿梭,從他們攜帶的“瞬發弓”中射出箭矢,進行快速連續的大規模齊射,以彌補他們經驗和準確性的不足。後衛部隊的主要目標並不是那些試圖追趕軍團尾巴的步兵,因為這些步兵隊伍過於龐大且疲憊不堪,無法有效地完成這一任務。相反,他們的主要威脅來自於12頭大象。這些身披厚皮鎧甲、身上綁著許多劍的龐然大物曾多次試圖向亞歷山大發起衝鋒,但後衛部隊總是巧妙地保持與這些野獸至少百米的距離,只願意與它們進行遠距離交戰。如果野獸試圖衝鋒,他們會迅速撤退,保持安全距離。

  他們的這一戰術還得到了一個意外的幫助。因為對於該部隊中的許多馬來說,這已經是它們第三次面對這些笨重的四足巨人了。所以到現在為止,這些動物已經習慣了大象的存在,雖然它們的氣味和體型仍然讓馬兒們感到不適,但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樣緊張和難以控制。因此,控制大象的象夫們似乎無法與亞歷山大正面交鋒,除了射箭和投擲標槍試圖造成一些傷害之外,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