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唐韻 作品

第380章 太后插手

  陳言立刻搖頭:“恕臣愚鈍。”

  唐韻轉頭看向他:“呵,你不是愚鈍,你是太過聰明,所以才不想妄加揣測。朕最掛心的,是這朝廷。”

  陳言眼中閃過一抹異色,但卻道:“臣不明白。”

  “大周這天下的基礎,乃是百姓。”

  “百姓富足,大周自然強盛。”

  “可是,百姓如水,縱能湧流,卻需要河道導引,方能流向正確的方向。”

  “而朝廷,便是那河道。”

  “可我朝中大臣,積腐已久,使得河道變得像這荷塘一般,將河水困死在內,形成無處可去的死水。”

  “等到有朝一日這塘水逾堤,那水便會流洩四野,不但不能沃土育國,反而會成大患。”

  “朕想將這塘池一般的朝廷變回河道,已非一日。”

  “可卻總會遇到重重阻攔,無法遂意。”

  “陳言,你說,該如何是好?”

  唐韻款款而言,目光凝注在陳言處。

  陳言想了想,說道:“臣有辦法,但這辦法傷筋動骨,縱然說出來,陛下怕也未必能辦到。”

  唐韻眸中異色亮起:“你果然有辦法!無論成不成,你且說出來讓朕聽聽。”

  陳言腦中不斷閃過前世的記憶,許久才終於將所有東西整理清楚,開口說道:“如今我大周朝廷官員,乃是以舉薦制而來。若想改變朝廷,舉薦制必須改!”

  大周自從開國以來,便一直是舉薦制。

  所有基層官吏,必須得到鄉里舉薦,然後由上層官員考核,綜合其能力、人品等各方面的評價,通過重重把關之後,才能任職。

  而基層官員的升遷,同樣需要得到上官的舉薦,然後由吏部派出審核專員,對被舉薦者方方面面進行考核。

  譬如何惇被趙長河舉薦接任府尹,就是如此。

  這原本是極佳的辦法,畢竟考核的是綜合能力,能夠篩選出最優秀的人才。

  可是,如今這已成為大周官制最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