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納粹德國竟然將假鈔作為進攻武器


  二戰時期,德國竟製作假鈔並投入市場進行流通運行,作為進攻性武器,攪亂英國的市場平衡。

  把假鈔作為戰爭的手段並非納粹的發明,但是他們做得最成功。到1945年,市面上流通的英鎊有1/3是納粹的“英格蘭銀行”印刷的。1942年9月24日,英格蘭銀行從西非分行處收到了一捆面值為10英鎊的假鈔,當時的記錄上寫道:“這是迄今為止最危險的發現。”對當時的出納總監肯尼思來說,麻煩遠遠還沒有結束,隨後各種面值的假鈔又在歐洲、非洲、中東、美國和亞洲各地出現。當時的英國政府還不知道,這些假幣是納粹摧毀盟國經濟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常因其主管軍官的姓氏而被稱為“伯恩哈德行動”(operationBernhard),該計劃的最高領導者是德國元首希特勒本人。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戰前英國紙幣的設計極其精細,不列顛尼亞女神的圖案是特別委託設計的,水印工藝是一位造詣精湛的大師的傑作。十字形交叉的亞麻紙質地密實,其使用的多層疊加工藝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數字編碼系統經過深思熟慮。總之,英國的紙幣簡直就是藝術品,幾乎無人能夠仿製,但是到了1945年,市面上流通的紙幣有1/3是假鈔。

  為了堅定英國公眾對英鎊的信心,財政部大臣約翰·安德森幾次秘密而急迫地要求國庫和財政部做好準備取消現有通幣,發行新版。他封鎖消息,命令媒體不要追蹤報道調查進展,拒絕透露假幣氾濫對大英聯合王國的潛在威脅。在1945年2月,這位財政大臣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決定:他想下令把市面上流通的10鎊的紙幣全部收回,但是因為來自各方面的阻力,這一命令並沒有執行。幾個月以後,1946年初,所有的建議又被重新提起,這次新紙幣出爐,有假鈔的舊幣被有防偽標識的新幣取代,每張新紙幣上都有一個金屬條,在今天的紙幣中依然保留著這一特徵。《泰晤士報》在相關報道中督促公眾:有錢就趕快花掉,別讓紙幣砸在你手裡,因為從歐洲大陸流入了大量假鈔。政府不惜任何代價否認這一消息,害怕引起更深層的經濟恐慌。

  同盟國政府竟然對假幣這頭猛獸毫無招架之力,這一點頗讓人費解,因為英國政府自己也曾考慮把製造假鈔作為戰爭的手段之一來使用。如今收錄在英國國家檔案館的材料顯示:1940年4月11日,英國情報局的負責人曾拜訪當時的首相張伯倫,詢問內閣是否考慮和打算製造假的德國馬克,並讓其流入敵人的領土。張伯倫說英鎊相對德國馬克來說更加堅挺,如果德國人實施報復,我們的損失比敵人的更大。張伯倫還說,自從戰爭爆發以後,假幣的想法就出現在他腦子裡了。實際上,1939年9月,溫斯頓·丘吉爾也在想同樣的事情,不過他不能預測結果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