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女真人也曾多次擊敗蒙古鐵騎


  在一般的史家眼中,女真族建立的金國,入主中原後,迅速墮落腐化,喪失戰力,曾經以2萬之眾在護步達崗大破遼國70萬大軍的女真重騎,在金兀朮之後,基本上已經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特別是1211年蒙金戰爭爆發後,金國更加不堪一擊,野狐嶺之戰,成吉思汗以4萬之眾大破金國40萬鐵騎,金軍統帥獨吉思忠僅率領數千人逃出戰場。金國百年精銳,毀於一旦!

  此後,蒙古軍氣勢如虹,長驅直入,橫掃金國黃河以北所有郡縣。而金國皇帝膽小如鼠,不敢應戰,一路難逃,龜縮汴京,放棄北方,蝸在河南一隅,日日等死,直至國亡!

  是這樣麼?

  是,也不是。

  是,因為金國後期,女真重騎戰力衰退的確很嚴重,蒙古騎兵也確實以排山倒海之勢橫掃金國。也不是,因為金國雖然衰落,但百年之國,根基深厚,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被輕易消滅的,而且,在戰爭中,還不止一次地大敗蒙古騎兵,取得不俗的戰績。

  下面,就給大家一一介紹蒙金戰爭中,金國所取得的驕人戰績:

  腐朽墮落如金國,仍然在蒙金戰爭中,取得了不少的勝利,大昌原之戰、倒回谷之戰、衛州之戰、潼關之戰,打的蒙古“四傑”之一木華黎因為連連挫敗羞怒而死,“四獒”之一速不臺因為大昌原大敗差點被窩闊臺汗處死。

  蒙金戰爭後期,金國憑藉黃河天險和潼關重隘,力拒蒙古軍達十數年之久,蒙古軍屢次碰壁,損失慘重。最終,不得不繞道南宋,假途滅虢,這才突破了金國的戰略防禦。如果不是金哀宗指揮失誤,執意用最後的15萬精銳與蒙古軍進行大決戰,金國說不定還能多撐上好多年。

  公元1211年十二月,蒙古軍攻打中京,金朝守將完顏天驥在城內設下埋伏,誘蒙古騎兵進城,殺死無數蒙古兵,蒙軍被迫撤退。金軍又夜襲蒙古營寨,蒙古軍隊只好在1212年春撤兵。

  公元1212年秋,成吉思汗再次大舉南侵,攻擊目標是金朝西京府(今山西大同市),蒙古軍隊與金朝援兵元帥左都監奧屯襄部激戰,金軍全軍覆沒,奧屯襄僅以身免。蒙軍圍攻西京,金左副元帥兼西京留守抹撚盡忠率軍堅守,成吉思汗一時無法攻下。後來,成吉思汗在作戰中身中流矢,身負重傷,士兵死傷無數,蒙古軍撤回陰山。

  1216年2月,蒙古的另一支軍兵,又自河東圍攻太原、平陽。金知平陽府事兼河東南路兵馬都總管胥鼎領兵抗戰,多次擊敗蒙古軍,守住了平陽。

  蒙古軍攻下中都後,1216年又派三木合拔都率領一軍經西夏進兵關、陝。八月間,蒙古軍與西夏兵合攻延安。金元帥右監軍兼陝西統軍使烏古論慶壽駐守延安,擊敗西夏兵。蒙古軍進入鄜、延,攻坊州。10月,蒙古兵到潼關。金守關兵卒潰散。潼關失守。蒙古軍攻破潼關,向東進軍(至閿鄉)。由嵩山小路至汝州擄掠。奉詔從山東調駐盧氏縣的完顏仲元花帽軍(地主武裝)趕到商、閿,又趕到嵩、汝,已落在蒙古軍的後面。十一月,蒙古軍直趨汴京,至杏花營,距汴京只有二十里。胥鼎率領大兵趕到汴京,大敗蒙古軍前鋒。蒙古三木合拔都兵少,見金軍有備,領兵退去。十二月,蒙古軍退至平陽攻掠。胥鼎派兵拒戰。蒙古軍作戰不利,只好退軍。

  1215年蒙古軍在河北、山東等地擄掠去後,各地州城又多為當地的地主武裝所收復。河北義軍隊長苗道潤,奮勇作戰,前後收復五十餘城。

  1217年8月,成吉思汗採用漢人的官號,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命木華黎率領弘吉剌等部兵和契丹、乣、漢等降軍,攻掠金地。木華黎採納金朝的制度,在雲、燕建行省,發兵攻掠燕京以南的漢人地區。11月,木華黎軍進入山東,連續攻破濱、棣、博、淄、沂等州。12月,攻下益都。又攻下密州,金節度使完顏寓戰死。木華黎統率的另一軍同時向河東進軍。11月,曾到太原城下。知太原府事、權元帥左監軍烏古論德升出兵拒戰。蒙古軍攻城不利,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