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大儒朱熹是個偽君子嗎?


  讀過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的人都知道,魯迅先生在他的《狂人日記》裡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這段文字是魯迅對古代那些“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的偽君子的深刻嘲諷,也是對那些壓抑人性的封建禮教的無情鞭笞。樂文小說網

  如果要給魯迅先生的這段文字找一個人物對號入座的話,非宋代的大儒朱熹先生莫屬。

  大家都清楚,這位朱熹先生,號稱是儒學的集大成者,世稱“朱子”。他的理論核心,就六個字:存天理,滅人慾。

  千萬別小看這六個字,正是這六個字,禍害了中國幾百年。對於明清兩代的國民性的日漸萎靡,朱熹難逃其咎。

  如果朱熹自己踐行自己的理論,那我們可以說他呆,但不能說他壞。但事實是,他滅的是別人的“欲”,自己的“欲”卻不僅未滅,反而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