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令人激情澎湃的“殺胡令”


  大家知道,在公元265年,天下終於大一統,西晉王朝建立,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一百多年的分裂戰亂歷史。然而,因為漢末以來的農民起義與軍閥割據不斷,再加上後來魏蜀吳之間連年征戰,致使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九州大地人口銳減。這對新建立的西晉王朝來說是極其不利的,為了引進人口,恢復生產,司馬懿這一脈的司馬家族採用了“引進胡人”的策略。

  西晉的統治者允許大量的胡人遷徙到中原,以此彌補當時境內勞動力短缺的局面,其中以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數量最多,史稱“五胡”。然而,這些遷移到中原的胡人並未安心勞作,而是和原住民漢人產生了無法調和的衝突,最終兵戎相見。

  在五胡亂華之前,遷入中原的胡人就已經達到了百萬之多,而隨著新人口的不斷湧入,胡人的數量也漸漸地開始超過漢人。到了五胡亂華時期,又有大量的西北胡族和北方的鮮卑族人遷入中原。

  這些胡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中亞,是金髮碧眼的白種人,比如羯族、白奴族、丁零族、鐵弗族、盧水胡、鮮卑(史書稱白虜)、九大石胡等遠遷部落。氐族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大月氐的主體為白種人,而小月氐和巴氐主要為黃種人。

  這些胡人的軍隊遷移到中原之後,所到之處,屠城掠地千里。據史料記載,當時中原北方滿目瘡痍,百姓流離失所,大多數人都遷往南方,而原本的中原地帶則到處都是胡人,漢家的兒女幾乎都被殺完了。到了公元349年,從東漢以來遷到中原的胡人已經達到了五六百萬之多,然而遷移還在繼續,胡人的人口規模在不斷擴大,而相對應的,漢人的數量則不斷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