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平壤大捷背後的辛酸


  漢城以北十五公里,蔥蘢的小山丘,今天駐韓美軍重點防禦的三七線“警備區”,大韓民國首都的門戶,很重要的戰略位置,很久的被淡忘的名字——碧蹄館。

  今天很重要,四百年前一樣很重要,四百多年前,那個今天被日本遊戲吹捧成神的豐臣秀吉的侵朝大軍,正是兵不血刃佔領首爾後,翻越這條山丘,繼續兵不血刃的席捲北朝鮮,然後遇到了一個更狠的對手——大明,被兵不血刃的打慘,撒丫子順著原路往南逃,直逃到朝鮮半島南部海邊,關門打狗般硬挺到最後,終挺成露梁海域日本鬼子浮屍萬里。這是1592-1597年的抗倭援朝戰爭,萬曆皇帝詔書中“犯強漢者,雖強必戮”的豪言,中國軍人揚威異域的傑作。

  說傑作,自然少不了一連串的勝仗:平壤大捷,龍山大捷,王京(首爾)收復戰,露梁海大捷……串聯著炮火連天的歲月。李如松,李舜臣,吳惟忠,陳寅,駱尚志,祖承訓,陳麟,鄧子龍……刀光血影中一個個流光溢彩的姓名。金戈鐵馬的戰爭大片裡,卻獨獨遺忘了一個沉默的角落——碧蹄館,一場被遺忘的戰鬥。

  大明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一月二十四日,碧蹄館會戰。

  說遺忘貌似不切實際,但前代後世,指手畫腳的不少,明朝言官指著鼻子罵,說這一仗損兵折將喪師辱國,日本的歷史學家扯著嗓子嚷,“戰國英雄”圍殲了大明“十萬鐵騎”,可是中國的大多數歷史書裡,說到此戰不約而同的用一個詞:碧蹄館之敗。

  既然是“敗”,那在殺得日本鬼子屍橫遍野的朝鮮戰場上,當然就扎眼,扎眼了自然就不好意思提,不要意思提也就越提越少,波瀾壯闊的戰鬥,流光溢彩的英雄,偏摻進這麼個“敗”,寒磣。

  寒磣嗎?不妨揭開塵封四百年的幕角,瞅一眼那場被遺忘的血肉相搏,沙場上鐵板釘釘的事實面前,誰寒磣?我們?還是日本人?

  戰鬥的前奏只有一個字——爽。

  簡單的說就是中國人爽,日本人倉皇,漫山遍野間,中國軍人提刀殺得爽,日本人腳底抹油撒丫子逃得倉皇。

  能不倉皇麼,本來“倭酋”豐臣秀吉牛氣哄哄,一年滅亡朝鮮,三年滅亡中國,五年征服世界的牛皮扯得響。“倭酋”扯牛皮,下面人當然自我感覺良好,朝鮮人又不爭氣,幾個月來日本“戰國英雄”們砍瓜切菜般的正殺得歡,誰知道平壤會戰一聲炮響,大明虎師從天而降,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日本人:吹牛,是要上稅的。

  這“上稅”,不是收錢,而是收命。於是,無數日本鬼子沒了命。

  咋保命?跑唄!於是東亞戰爭史上最奇特的一幕出現了,大明軍隊打到哪裡,日本鬼子就立刻撒丫子逃,甚至大明軍隊還沒追到,當地的日本鬼子已經沒了影,漫山遍野的北朝鮮戰場,一個或者幾個中國兵,斬俘幾十甚至幾百日本鬼子(主要是俘虜的多),這是每天都會出現的場景,很平常。

  追擊的大明軍隊,總數不到五萬,逃命的日本鬼子,總數不下二十萬。

  彼時大明軍隊的統領,就是遼東提督李如松,這是東北的遊牧部落聽到就打哆嗦的名字,手握著大明最精銳的軍隊——-遼東鐵騎。數日前,成功導演了16世紀最精彩的城池攻防戰——平壤大捷,殲滅日軍數萬。這是彼時朝鮮戰場上最狠的人。

  最狠的人當然幹最狠的事,節節勝利的形勢面前,得意洋洋的李如松下令:全軍火速開進,高速追擊。

  於是從1592年12月25日跨過鴨綠江,幾十天來,中國軍隊追得爽,殺得爽,日本鬼子逃的倉皇,直到1593年1月24日這一天。

  這一天起初的一切都很平常,明軍的大部隊越過“三八線”,度過臨津江,分路追擊斬殺逃命的日軍,並且向著一個大目標——-收復王京(首爾)挺進。那裡有日軍殘存的五萬部隊,拿下他,殲滅他,把日本鬼子趕盡殺絕,是所向披靡的李如松,還有所向披靡的數萬大明軍人,心中共同的夢想。

  可滿懷夢想的他們忽略了一件事:危機正如陰雲一般籠罩下來。

  跑的太快會摔跟斗,打仗也是這樣,明軍突進過快,糧食彈藥供應不上不說,朝鮮地區窮得掉渣,連戰馬的草料都無法保證,長久下去,彈盡糧絕的明軍很可能不戰自潰。對此,李如松應對很明確:速戰速決,儘快解決戰鬥。

  但滿懷夢想的他們也忘記了另一件事:眼前有陷阱。

  兔子急了還會咬人,況且日軍不是兔子,是狼。兔子急了會咬人,狼急了會耍詐。

  於是,就在首爾城下,敗退下來的日軍們,狼一般瞪起血紅的眼睛,回望明軍高歌猛進的滾滾征塵,默默的刨陷阱,等著追擊上來的明軍摔一個慘,再撲上來反咬一口。

  所以明軍很快就接到了觀察哨報告,臨津江南發現數千日軍散兵,正愁撈不到仗打的將士們興奮了,先鋒查大受火速出擊,3000遼東鐵騎殺1000鬼子,也就歷史的一瞬間,灰飛煙滅。

  可查大受不滿足,還有逃跑的?追!越追越遠,遠的都看不見了……

  第二天,苦苦等待前鋒戰報的李如松得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消息——殲敵六百,敵大潰。先鋒正火速向首爾開進,收復首爾指日可待。

  春風得意的李如松做出了判斷,日軍徹底崩潰了,正在全線潰逃,收復首爾,將兵不血刃……

  那就快行動,兩千騎兵跟著李如松,沿臨津江向首爾進發了,一路上到處是倒斃的日軍屍首,橫七豎八的鬼子旗,眼看著走到距離首爾九十里的馬山館,死一般的寂靜裡,卻突然聽得一聲長嘶劃破暴風雨前的沉默,李如松的戰馬奮起前蹄,險些將他顛下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