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君主姓嬴的諸侯國


  在《左傳·昭公二十八年》等一些史料中有記載到,在西周建立後,姬發前後分封了總共71個國家,其中有40個國家是與周王同姓姬姓的,兄弟國有著15個。不過在《荀子·儒效》中記載的是姬姓國家有著53個。可以看的出,在西周初期的時候,分封主要是以姬姓為主的,同時還兼顧了異姓。

  到了春秋時期,姬姓諸侯國,依然是當時的主角,比如魯國、晉國、衛國、鄭國、燕國、吳國、曹國等諸侯國,都是姬姓諸侯國。當然,在春秋時期,還有一些異姓諸侯國,比如齊國君主是姜子牙的後人,宋國作為商朝王室的後人,國君為子姓、宋氏。

  而就本文所要說的嬴姓諸侯國,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秦國。那麼,問題來了,春秋時期,除了秦國,還有哪些“嬴姓諸侯國”?

  1、秦國

  秦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地處西北地區的諸侯國。對於秦國來說,始祖秦非子是商朝名將飛廉之子惡來之後。而就商朝名將飛廉來說,其始祖則可以追溯到輔佐大禹治水的伯益。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封為附庸國,都城在秦邑(今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東北),號曰“秦嬴”。

  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當然,在春秋之前,秦國還不是一個正式的諸侯國。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秦穆公時期,秦國稱霸西戎,這促使秦穆公位列“春秋五霸”之一,從而和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相提並論。

  戰國初期,經過百年的衰落期,魏國奪取了秦國河西之地。秦孝公時,任用商鞅變法,富國強兵,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公元前316年,秦國兼併巴國和蜀國。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山東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公元前207年,面對各地起義的大潮,趙高逼殺秦二世,去秦帝號,立子嬰為秦王。不久之後,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這意味著秦朝正式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