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隋唐時期的昭武九姓


  隋唐時期中亞的九個沙漠綠洲國家,即“昭武九姓”國,包括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尋和戊地國。他們處在古絲綢之路上,世代善於經商。唐中葉平定西突厥後,這九個國家便臣服於大唐王朝,隨後開始了與中原漢人的融合。而其中的幾個國家(除去火尋和戊地國)成為中國一些姓氏的起源。

  “康國”為西域的康居國。據《梁書·康絢傳》記載,漢代時康居國派遣王子來到中國,以示臣服。王子就落腳在河西(河西走廊與湟水流域一帶)待詔,後來便定居河西。康國是九姓國的宗主國,人好酒,善經商。唐朝時期盛行的“乞寒節”便源於康國。唐武德十年,康國使者第一次入朝長安,曾獻獅子、金桃、銀桃和胡旋女等。後來,康國人不斷擁入中原,並逐漸被漢化。他們以國為姓,於是康國人便成了中國“康”姓的起源。

  “史國”是康國的支系。居史城,因此便叫做史國。隨著康國人與中原的頻繁來往,史國人也開始到中原居住。據史料記載,史國人曾向唐朝進獻文豹、舞女等。定居中原後以“史”為姓,以示不忘其本,併成為中國“史”姓的一支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