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1939年南京毒酒事件


  這是1934年春天的一個夜晚。

  這個夜晚改變了詹長麟的一生。在這個夜晚,他只有兩個選擇:在日本總領館臥底;或是用那把手槍立即結束自己21歲的生命。

  詹長麟選擇了前者。與日本人的戰爭,並不一定發生在戰場上。

  詹長麟1913年出生在南京,15歲時入國府警衛旅。“一·二八”戰爭爆發後,國府警衛旅被編入當時的88師,詹長麟隨軍開赴上海參加了淞滬會戰。未幾,母親病重,他回鄉探母,此後就留在了南京。

  1934年的一天,詹長麟父親的朋友王老先生主動提議將詹長麟介紹去日本領事館當僕役,每月8塊銀元。

  這時的中國,正值內外交困,日本已經霸佔東三省,圖謀著整個中國;而國民黨也在加緊對紅軍的圍剿。時局動盪,年輕的詹長麟也一直沒能找到好的營生。

  雖然去給日本人做事讓詹父心存芥蒂,但一則只是僕役,並不為害國民,二則報酬算得優厚,詹父便讓小兒子詹長麟前去一試。

  當時日本總領館招收中國僕役有四個條件:一是不懂日語,不會竊聽到日本人機密;二是要有家人在南京生活,可做人質;三是外貌要俊秀;四是做事要勤快,手腳要麻利。

  日本總領事對詹長麟親自面試,十分滿意,便讓詹長麟任自己的僕從,負責打掃房間,端茶送水。詹長麟做事勤快機靈,肯吃苦,很快便贏得日本人信任。

  就在詹長麟進入總領館工作後不久,一天晚上突然被人叫到鼓樓旅舍的4號房間。

  詹敲開房門時,一名男子已在房間裡等候,“我叫趙世瑞。”他開門見山,“我是首都警察廳外事組組長。你到日本總領事館工作其實是我們的安排。”“目的就是要你去刺探日本人的情報。現在日本人佔了我國的東三省後,又向我國內地緊逼。形勢逼人,我們必須及時掌握日本人的動態。”

  詹長麟聽了大吃一驚。首都警察廳外事組是當時收集外事情報的部門,主要負責收集日本情報。

  趙世瑞拔出一支手槍,放到桌上:“我們瞭解你。你做過軍人,有愛國心。我們把機密都告訴了你,你現在只有兩條路:一是繼續在日本領事館做僕役,同時秘密當我們的情報員,為抗日工作;二是你不肯為我們工作,不肯為抗日工作,那你現在就在我面前,用這把手槍自殺。”

  刺探日本人的情報固然危險,但畢竟是為國效力。詹長麟立即表示,願意為抗日效力。

  從此詹長麟就成了在日本總領事館“臥底”的特情人員,代號65,化名“袁露”。每月可領得10元薪金。

  詹長麟從此潛伏了下來。

  作為日本總領事的僕從,詹長麟有機會接觸到日本總領事的來往信件和絕密文件。日本總領事館裡的各種動向,甚至包括總領事的一舉一動,他都默默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每天從總領館回到家後,詹長麟用明礬水在白紙上記下當日獲取的情報,水乾了以後就看不出來了。

  每碰到從日本寄來的重要信件,詹長麟就悄悄帶回家,在密室裡把信件拆開、抄錄,再把信重新封好,第二天再放回日本總領事的桌上。他做了個假郵戳,蓋在信封上與真的一模一樣,從沒露出過破綻。

  詹家附近的一座關帝廟成為詹傳遞情報的秘密聯絡點,而他的母親也成為傳遞情報的聯絡員,每天把他寫成的情報插到關公像後面的一個小洞裡;也會從關公像後面,取出上級給他的指令,帶回去交給他。

  這樣的“間諜”工作每日都要冒著極大風險。

  一箇中午,領事館裡的日本人都在休息,散步的散步,打球的打球,詹長麟就悄悄進了總領事的房間。他先翻了翻廢紙簍,又拉開辦公桌的抽屜。突然,門外的樓梯上傳來腳步聲。詹長麟一驚,忙關了抽屜,裝模作樣地拿抹布擦桌子。進來的是副領事,他見只有詹長麟一人在房裡,生了疑心,“咚咚咚”走過來,眼露兇光,逼視著詹長麟。“啪”的一聲,一個重重的耳光落在詹的臉上。詹又驚又怒,咬了咬牙,直挺著沒動。副領事沒抓到什麼把柄,怒衝衝轉身離去。詹長麟這才長舒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