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唐代風流王爺


  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滕王李元嬰。

  唐高宗李治的這個叔叔是個好色之徒。他手下官員們的妻子,只要是長得漂亮的,差不多都被他姦汙過。他經常以王妃的名義召喚官員的妻子進府,而官員們的妻子一旦進了王府,就會被他強行拉上床。

  按照傳統史家觀點,武則天得以代唐稱周,無疑是李唐宗室力量的一次集體潰敗。《舊唐書》在高祖二十三子以及太宗諸子列傳結尾的“史臣曰”中,都提到由於這些宗室子弟們不爭氣,徒有“封冊之名”卻無“磐石之固”,才導致皇權旁落,被武后篡奪。而其中,最為愚頑不化者,當數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唐高宗李治的叔叔滕王李元嬰。此人不僅是一介終日飛鷹走狗、聲色犬馬的紈絝膏梁,更是個欺壓官民、黷貨無厭的貪敗王爺。

  李元嬰生卒年不祥。從其受封為王的時間等因素來判斷,他的出生,應比他的晚輩唐高宗李治還要晚些許年。他也是在李世民奪得皇位,其父李淵成為太上皇之後,其父開啟瘋狂造娃生出來的。

  唐高宗李治早在貞觀五年即被封為晉王,而李元嬰則是“貞觀十三年始王”。雖不能以封王時間作為判斷年齡的絕對依據,但最起碼貞觀二十三年唐高宗李治21歲初踐皇祚時,作為皇上的叔叔,小王爺李元嬰應該還只是個未成年的半大孩子,這一點,從高宗即位之初寫給這位王叔的勸喻書誡指責他用彈弓射人等細節中,也不難得到印證。

  皇子被稱為“龍子”,一生下來就註定與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有別天壤。李元嬰很小就受封為滕王,享受著封邑(今山東滕州一帶)八百戶農家的供養,並被授官為金州(今陝西安康一帶)刺史。關於他在成長過程中的表現,正史中以《舊唐書-滕王李元嬰列傳》所載的高宗訓喻記述較詳。在這篇書誡中,提到李元嬰也曾“幼聞《詩》、《禮》,夙承義訓”,受過系統和良好的儒家經典教育,並且從唐高祖起,三代皇帝都期冀他能“孜孜無怠”地讀聖賢之書,逐漸養成良好的品德。但李元嬰卻屢屢“不遵軌轍,逾越典章”,糾合自己王府中的眾多府僚,一起欣賞舞樂雜技,無視城禁制度,經常夜開大門。當時,正值唐太宗駕崩之後的居喪期間,滕王李元嬰頻頻以歌舞為樂,不僅影響很壞,也嚴重違反了禮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