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衛子夫:香汗淋漓始,鮮血淋漓終


  衛子夫與漢武帝:香汗淋漓始,鮮血淋漓終

  衛子夫(?~公元前91),西漢漢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名不詳,字子夫,中國漢代平陽(今山西臨汾)人。原是曹壽和平陽公主的歌伎,後躋身於一朝皇后之列,在位38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第二長的皇后(第一位是明神宗王皇后)。衛子夫的經歷,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同時也改變了自己一家人的命運,使她的弟弟衛青、外甥霍去病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機會,從而為西漢在反擊匈奴的戰爭中贏得了主動地位,成為漢代歷史上著名的抗擊匈奴的英雄。

  漢武帝(前156~前87),即劉徹,漢朝第七位皇帝,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其母是皇后王娡。4歲時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54年(前141~前87),建立了西漢王朝最輝煌的功業。

  大漢皇后的誕生

  衛子夫以一個女奴的身份在漢王朝皇宮中崛起,成為皇后,是傳奇性的。當時,民間曾流傳著這樣的歌謠:“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這是她一生最好的註解。

  公元前139年的一天,漢武大帝劉徹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去長安郊區渭水邊祭奠鬼神,完事後,順便到姐姐平陽公主家裡串門。平陽公主大喜,趕緊喚來早已預備的一群美女伺候皇上。眾美女簇擁著劉徹,有的勾住他的脖子,有的挽住他的胳膊,有的坐在他腿上的,還有的坐在他身邊為他斟酒,無一不嬌聲嗲氣。可是劉徹卻無動於衷,儼然一個坐懷不亂的柳下惠。這並不是說劉徹不正常,而是這樣的美女他見多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看到自己有感覺的。沒有感覺,自然不會滋生出什麼好感和慾望來。

  平陽公主只好再招另一群屬於第二級別的美女上來,衛子夫就在這群美女裡。在這群載歌載舞的女子中,劉徹一眼就發現了衛子夫。發現之後,感覺馬上就來了。感情這東西真是奇妙,如果要問劉徹為什麼單單選中衛子夫,估計他自己也回答不出來。他耐著性子聽完衛子夫宛若夜鶯一般的歌聲,欣賞完衛子夫猶如飛天一般的舞姿,就向姐姐使眼色。

  “姐!姐!這妞真不錯!我要了!”

  平陽公主一看老弟的眼色,立刻就明白了老弟的意思,於是把衛子夫領到尚衣軒,也就是換衣服的地方,劉徹屁顛屁顛地跟了進去,很快就是男歡女合……

  後人有詩為證:“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王昌齡《春宮曲》)

  從尚衣軒出來後,平陽公主當即就表示要把衛子夫送進宮裡去,劉徹龍心大悅。

  衛子夫的傳奇生活,也就從這裡開始。臨行的時候,平陽公主裝作很捨不得的樣子,對衛子夫千叮囑萬囑託,搞得像熱戀中的一對生離死別似的。平陽公主這樣做的目的,無非就是想提醒衛子夫:“苟富貴,莫相忘。”

  初入皇宮的衛子夫,並不是一帆風順。由於貴為皇后、傳說中曾經“金屋藏嬌”的陳阿嬌阻撓與刁難,衛子夫幾乎守了一年的活寡。劉徹雖然心有衛子夫,但那時候他還算“羽翼未豐”,不敢為了一個女奴與皇后決裂,於是把衛子夫安置在一個秘密住處。

  一年後,宮裡釋放一批宮女。衛子夫大概是再也無法忍受清冷與寂寞的生活,於是也遞交了申請書。申請釋放的宮女,要經過皇帝親自批准。當唸到衛子夫的名字的時候,劉徹一震。再抬頭一看,跪在自己面前的衛子夫早已淚流滿面。剎那間,前塵往事湧現心頭。於是,一番甜言蜜語外加山盟海誓,他又把衛子夫留了下來。

  衛子夫沒走成,皇后陳阿嬌氣得跳腳,於是設計了一連串想毒害衛家的事情。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衛子夫反而因禍得福,更加受皇上的寵愛。此後,沒有子嗣、早已失寵的陳阿嬌被囚禁入長門宮,衛氏家族卻因為衛子夫一人得道而雞犬升天,權傾朝野。

  衛子夫的哥哥衛長君,擔任宮廷侍衛官;弟弟衛青,現任大將軍,掌管了全國的軍隊,後來還娶了她原來的主子平陽公主做老婆;姐姐衛君儒,嫁入豪門——時任太僕、後為宰相公孫賀的府邸;衛子夫的妹妹衛少兒,也嫁給了平陽公主的家人霍仲儒——就是這一對夫妻,生了一個後來為大漢帝國做出巨大貢獻的兒子霍去病,與他的舅舅衛青一樣也當上了大將軍。

  而衛子夫本人,亦於公元前128年正式成為皇后。衛子夫所生下的兒子劉據,就是劉徹的第一個兒子,他也很快就被立為太子;漢武讓他作《皇太子賦》,早早給了他當接班人的承諾。而此時,前皇后陳阿嬌卻只能在長門冷宮裡默默地垂淚。

  衛子夫的傳奇生活也因此而走到了巔峰。誰也不會想到,一個奴婢歌妓出身的女人,竟然會搖身一變,成了母儀天下的皇后。

  司馬遷在《史記自敘》中稱讚衛子夫“嘉夫德若斯”,可見衛皇后有相當良好的品德。她是一個端莊賢淑、溫柔敦厚的女人,因為自己的卑微出身,她處處小心翼翼,前皇后陳阿嬌的驕橫在衛子夫身上找不到一丁點蹤影。因為她的謙卑與自知之明,才使得她穩坐皇后寶座三十餘年。

  據野史記載,衛子夫謙遜的德行,是從自身做起的。衛後對衛氏子弟的管教格外嚴格。如弟弟衛青的4個兒子都不成器,衛後流著眼淚向武帝報告,請求武帝削奪衛氏子弟的封賞。武帝就說:“吾自知之,不令皇后憂也。”

  終於有一天,衛青的少子因為犯了過失,依照當時的法律當殺,武帝一併削奪其了他几子的封爵。之後,出於對衛子夫的尊敬,武帝對一位劉姓的大臣說:“娘娘肯定非常傷心,你馬上到她那裡去,安慰她,並代表我向夫人道歉。”那位大臣回來說:“娘娘非常痛苦,也很感激皇上。”

  劉徹晚年常常外出四處巡遊,一方面飽覽祖國的大好山河,體察民情;另一方面尋找長生不老之藥。每次外出的時候,劉徹都很放心地把後宮家事交給衛子夫,而把朝政大權交給太子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