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數十年前曹操翻案的由來


  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處世哲學,註定了他要在歷史的舞臺扮演白臉之奸相、亂世之奸雄的角色。事實也確是如此。

  儘管晉人陳壽在《三國志》中,把曹操描繪成“亦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但在明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奸詐嘴臉,卻在後來更是深入了人心。這也是千百年來民間輿論對曹操的評價。

  記得一位高級領導人在“文革”蒙難時,曾經說過:“好在歷史是人民寫成的。”此話雖不十分準確,但卻表述了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那就是民眾輿論的力量,那就是“眾口爍金”的力量。後來的事實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

  曹雪芹借《紅樓夢》中賈雨村之口,說出了很有意思的,也很著名的正邪兩賦論:“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惡,餘者皆無大異;若大仁者則應運而生,大惡者則應劫而生,運生則世治,劫生則世危。堯、舜、禹、湯、文、武、周、召、孔、孟、董、韓、周、程、朱、張,皆應運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紂、始皇、王莽、曹操、桓溫、安祿山、秦檜等,皆應劫而生;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惡者擾亂天下。清明秀靈,天地之正氣,仁者所乘也;殘忍乖僻,天地之邪氣,惡者所乘也。”

  且不論這個“正邪兩賦論”正確與否,曹雪芹能把自己的同宗先人劃歸至大惡者一類,足以證明千百年來人們對曹操的評價了。樂文小說網

  但是,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中國文化領域便掀起一股為曹操翻案之風,而風源則來自當時中國的最高領導人。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這位領導人就明確提出要為曹操翻案,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曹操是個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這麼寫,戲裡這麼演,老百姓這麼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所製造的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