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歷史上最早東、西二帝並存的時代


  中國歷史上東、西二帝並存是哪個時代?

  中間發生了什麼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上,多帝並存的時期很多,尤其在社會動盪、天下分裂的亂世,城頭變幻大王旗的事情層出不窮,多災多難的中國老百姓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然後,在中國歷史的戰國中期,當時國際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同時稱帝,被後人稱為東西二帝。這段歷史,雖然時間很短,卻打破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開國稱帝的歷史。那麼,為什麼會發生東、西二帝並立的事情呢?

  當時,齊、秦成為東、西方兩個強國,其它主要諸侯國都已稱王,秦、齊兩國實力比他們強大,所以都不願再與另外五國平起平坐。七國集團的國君都稱王了,就顯不出秦、齊大國地位的尊崇了。

  公元前228年,秦國宰相穰侯魏冉率先提議秦昭王稱帝,同時建議秦國支持齊王也同時稱帝。秦昭襄王為了抬高自己,彰顯秦國的大國形象,同時也為了打擊鄰國,離間齊國與東方各國的關係,很愉快的接受了魏冉這個建議。於是,在這年的10月,秦昭襄王派魏冉出使齊國,說服齊閔王稱帝,意思我們大秦帝國的秦王稱為西帝,你們大齊的齊王稱為為東帝。這樣一來,我們東、西兩個超級大國就可以維護世界和平了,其它小國要圍著我們做事,看我臉色行事。

  齊閔王聽了秦國使臣的一番外交說服,當時也沒多考慮,一聽自己要做皇帝,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滿口答應下來。於是秦、齊正式稱帝,齊王和秦王並稱為東帝、西帝。但沒多久,戰國時期的最有名的謀士蘇秦來到齊國,蘇秦當然不是到山東遊山玩水的,他有使命在身,就是讓齊王接受自己的合縱計策,與其它各國達成聯合攻秦的協議。要想實現聯合各諸侯國家抗秦破秦的戰略目標,齊閔王就必須去掉帝號,重歸齊王稱謂。否則,其他諸侯國的國王都心裡不舒服,不接受合縱破秦的計劃。樂文小說網

  於是,齊閔王在蘇秦三寸不爛之舌的說服下,答應了去帝號複稱為王的要求,服從大局,和其它國家平起平坐。秦昭襄王嬴稷何等聰明之人,一看大勢不好,齊閔王去掉帝號,東帝不在了,自己一個西帝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弄不好真的成了孤家寡人,等於大秦帝國被國際社會孤立起來。真正打起來,秦國還不具備與六國同時開戰的實力。隨後和大臣們一商量,就找了個臺階,也很快取消了帝號。齊王為何能接受秦王的建議稱自己為東帝呢?不僅是為了滿足自己虛榮心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齊國在當時的綜合國力相當強大,我們來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