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大波蘭起義的起因


  大波蘭起義,是發生於1794年3月24日,波蘭和立陶宛對俄羅斯大帝國和普魯士王國發動的全國大起義,起義領導人是塔德烏什·柯斯丘什科,又名科希丘什科,他被視為波蘭、立陶宛、白俄羅斯和美國的民族英雄,出生于波蘭一個貴族家族,生於1746年2月4日,卒於1817年10月15日。

  波蘭地處俄羅斯帝國和普魯士王國中間,被這兩個超級大國夾擊的日子,非常難過,因為地理原因,波蘭是這兩個大國博弈的戰場,雙方都向把波蘭拉攏到自己一邊,為此波蘭領土經常承受戰火,而波蘭人民更是有苦難言。

  在巴黎和會後,俄國和普魯士王國開始第一次瓜分波蘭,而且在1792年進行的俄國和波蘭戰爭中,戰敗的波蘭損失了大量的波蘭領土,波蘭統治者內部也產生了分岐,親俄派被認為是波蘭國家的賣國賊,在波蘭人民心中,反對親俄派統治的情緒日益高漲,這也為大波蘭起義的爆發積聚的氛圍。

  為了應對日益高漲的民族氣氛,俄國和普魯士把駐守的聯邦軍隊裁減了一半,並吸收了剩下的波蘭士兵,在1794年3月12日,大波蘭國家的一位騎兵旅指揮官,不服從上層的調配,把軍隊拉到了克拉科夫,這次事件激起了大波蘭國家人民對俄國軍隊駐守的不滿,並隨後發生了爆亂。俄國軍隊被趕出了波蘭城市。3月24日,參加美國獨立戰爭,剛回國的烏什·科希丘什科,扛起了起義的大旗,他宣佈自己是波蘭所有起義軍的首領,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波蘭起義戰爭。

  大波蘭起義起因

  大波蘭起義,是發生於1794年3月24日,波蘭民族英雄塔德烏什·柯斯丘什科領導的,一場爭取波蘭民族獨立的戰爭,儘管大波蘭起義最終失敗,但是作為民族獨立的象徵,繼續激勵著波蘭人民嚮往自由的理想。

  大波蘭起義起因源於,巴黎和會上瓜分波蘭領土的協議,直接導致了波蘭國內人民的反抗,因為早在1773年,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三方就已經在維也納簽訂了第一次瓜分波蘭的協議,當時三國在波蘭各自劃分領土,大波蘭的國土面積損失了大約22萬平方公里,人口失去了450萬,第一次的瓜分已經引起了當時人們的不滿,而在1792的進行的波俄戰爭中,波蘭在這場戰爭中的失敗又被俄國和普魯士逮住機會,進行了第二次瓜分波蘭的行動,這次瓜分中,波蘭的人口只剩下300多萬,經歷兩次瓜分的波蘭人民,對俄國和普魯士列強侵略行為的不滿達到了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