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清王朝立國暴行


  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軍佔領南京後,多爾袞即以順治的名義向全國發布了一道空前強硬的詔書,要求:“自今佈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髮。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這道措詞嚴厲的聖旨很快傳到了江陰縣,江陰“風俗淳厚,敦禮讓,崇氣節,不屑以富貴利達為事”。尤其是江南人士自明初以來已日益強烈地意識到,自己的生存條件和狀態與明王朝的統治政策密切相關。因此,明代中後期的江南人士普遍關心國事,其政治意識之強、熱情之高,在中國歷史上可謂空前。而且,與江南的其他城市相比,江陰還是商業重鎮和交通樞紐,匯聚了不少慷慨任俠的尚武之士。

  同年六月,清政府剛任命的江陰知縣方亨履新到任。可能是方亨到任時還沒接到從京城發出的剃髮令,這位清政府的地方官員穿的還是明朝官員的服飾。方亨到任後,立即召集父老及縣衙吏胥,問:“他們為何不交出戶籍檔案?”有關人員立即送上,方亨派人送往南京。這一細節表明,江陰人在面對崇禎自殺、明朝滅亡,以及隨後的弘光被俘、南明瓦解的劇變時,並沒有過多的關心,更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憤怒,似乎改朝換代的事與他們的生活沒有太大的關係。

  然而風雲突變,就在於那道從京城送往各地的聖旨。就在民間開始不安地傳言新政府要求全國人民均行剃髮時,這個傳言被證實了。管轄江陰縣的常州府宣諭豫親王多鐸的鈞旨:“江陰縣限三日內全部剃髮。”這是順治二年六月二十七日的事情。

  方亨可能感覺有些突然,但還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了來自最高層的決策。次日,他令有關人員將剃髮令四處張貼。當江陰士庶獲知殺氣騰騰的剃髮令後,公推了幾個代表向方亨請願。方亨擺出縣太爺的派頭,對代表們大罵不止。代表們反唇相譏:“汝是明朝進士,頭戴紗帽,身穿圓領,來做清朝知縣,羞也不羞,醜也不醜?”方亨語塞,無言以對。

  兩天之後的閏六月初一早晨,方亨再次接到常州府要求嚴格執行剃髮令的公文。這份公文中,順治的聖旨被歸納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方亨令書吏將此文件繕寫後公佈,書吏擲筆於地說:“就死也罷!”

  常州府的命令迅速傳遍全城,引起民眾的極大憤怒。一批平時操練拳腳、常以俠氣自詡的青年人攜帶兵器,鼓動群眾前往縣衙找方亨理論,一時間,應者雲集。見此局勢,方亨強作鎮靜喝令衙役收繳眾人兵器。眾人不肯,雙方發生爭執。這時,方亨的老師派僕人來向方亨賀喜,祝賀他當上了江陰縣令。誰知這個不識時務的僕人竟指著眾人大罵:“你們這些奴才們,個個都該砍頭。”憤怒的民眾一邊罵他是降賊,一邊奮臂毆打,一頓拳腳之後,僕人當場死亡。方亨害怕了,假意答應眾人向上司請求免予剃髮,暗中卻派人給常州太守送信,並囑守備飛報征剿。

  方亨的兩面派手法很快為民眾所知,眾人大怒,擁入方亨府第,用一條毛巾系在方亨的脖子上,威脅說:“汝欲生乎?死乎?”隨即將方亨拘禁於賓館。

  拘方亨次日,江陰人已經普遍認識到一個毫不樂觀的問題:哪怕說服方亨乃至常州太守請求不剃髮,也絲毫改變不了新政府全民剃髮的決心,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使用武力。於是,江陰數萬士民宣誓起事,推舉典史陳明遇為首領。至此,為期81天的反剃髮運動拉開了帷幕。

  陳明遇當了半輩子不入流的典史,當江陰人把拒剃抗清的領導重任交付他時,他主持了幾方面的工作:獎勵忠勇之士;處死方亨及其家人,以絕內應;針對清軍將領劉良佐的勸降,回覆了一封豪氣干雲的信—如果清政府堅持剃髮,“縱百萬臨城,江陰死守之志已決,斷不苟且求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