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范仲淹請宋仁宗吃草,讓西夏主吃塵?


  北宋的寶元元年(1038年),西北一個少數民族(党項族)突然叛變,首領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

  曾經是狀元出身的李元昊非常囂張,經常率領部族騎兵,在西北部燒殺搶掠。有一次,他甚至掃蕩到北宋的戰略要地延州(現在的延安一帶),圍困延州七天七夜。宋軍對他束手無策。

  但當53歲的范仲淹前往西北戰場鎮守之後,李元昊卻屢戰屢敗。對此,李元昊恨得牙根癢癢,同時又相當佩服范仲淹這個老頭。李元昊和他的部族都說“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數萬兵甲”,甚至傳出“老子天下第一”的說法。

  在此之前,范仲淹是一介純粹的文官,從未上過戰場。他是如何做到,讓強悍對手無可奈何又大呼佩服的呢?

  其實,對付西夏主李元昊,只是范仲淹的一碟小菜。他憑著一股“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懷,出仕以來一直奔跑在奮不顧身地為民請命的路上,為此甚至不惜得罪權貴、得罪皇帝。

  與范仲淹聯手抵禦李元昊的韓琦說他“大忠偉節,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於古人,後可師於來哲。”確實如此。

  手握爛牌,卻打出一片“心懷天下”

  范仲淹29歲之前,並不姓“範”,而是姓“朱”。

  原來,范仲淹的父親範墉病逝之後,母親謝氏貧困無依,唯有帶著年僅兩歲的范仲淹再嫁。范仲淹也從此隨繼父姓朱,改名“朱說”。

  范仲淹直到23歲才得知自己的真正身世。他承受著心中的悲涼,默默收拾行囊,與母親相約,自己十年之內必定考取功名,然後回來接母親走。於是,他一個人搬到附近的醴泉寺發憤讀書。

  由於沒有錢,范仲淹幾乎每頓都只吃小米粥。為了省時,他每天早上就煮一小鍋稠粥,等它冷卻下來,就用筷子把結塊的粥劃分成四小塊。范仲淹又把一些鹹菜弄碎,就著粥塊吃。早上吃兩塊,晚上吃兩塊,一直熬到四年後,范仲淹以“朱說”之名,考中了進士。

  他這個事蹟,後來成為了一個成語“斷齏畫粥”。

  之後,他帶著母親到各個地方做官。直到當了節度推官(一個從八品的地方文官),“朱說”才得以重新改名為“范仲淹”,認祖歸宗。

  每到一處,范仲淹都盡己所能為民謀利。尤其是在北宋天聖三年(1024年),為防止海水倒灌以致禍害民生,范仲淹開始重修“捍海堰”。歷經三年多,工程完成後,百姓為了紀念他的功德,將“捍海堰”稱為“范公堤”。

  范仲淹的能力得到應天書院院長晏殊的賞識。晏殊先是請他去管理應天書院;後在1028年,晏殊又向皇帝宋仁宗推薦范仲淹。於是,40歲的范仲淹終於入朝當了京官。

  當了親近皇帝的京官,范仲淹是不是該開始好好享受榮華富貴了呢?才不。立下“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志願的他在八、九年間,竟然三次被貶出京城。原因無他,就是懟人。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懟你沒商量!

  懟太后:您還政吧!

  宋仁宗登基時只有12歲,所以一直由他的養母劉太后垂簾聽政。當范仲淹入朝為官時,宋仁宗已經18歲了,劉太后依然在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