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曹操曾經率軍盜了哪些墓?


  相信凡是喜歡看盜墓類小說或影視劇的朋友,一定對“摸金”、“發丘”、“搬山”和“卸嶺”這四大派不會陌生了。而且,這些盜門中人在經過小說和影視手段的加工處理之後,全都變成非常神秘的人物。簡單來說,如果一個人沒有一點憑藉風水尋龍點穴,或者利用法術外力搬山卸嶺的絕技,都沒有資格自稱是盜門中人。

  當然,以上這些多半是小說和影視潤色過的盜墓者形象。不過,這四大派中的“摸金”和“發丘”兩派,倒是確確實實的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根據相關的歷史文獻記載,這兩派最開始其實並不是民間的盜墓門派,其本身是屬於古代軍隊中的一支。

  關於這一點,我們從這兩派在史書上的官稱“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便能夠看出一二(中郎將和校尉都是古代軍中的官職)。至於最早在軍中著手創建這2個“軍種”的人,則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曹操。

  早在曹操與袁紹決戰中原之時,當時的大才子陳琳(號稱建安七子之一)就曾為袁紹寫過一篇《為袁紹檄豫州》的討賊檄文。此文在列舉出曹操的諸多劣跡之中,便有“盜墓”這一項極其惡劣的行徑。而且,檄文中還明確指出曹操組織手下盜墓的具體措施。原文如下:“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