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晚清名臣李鴻章的一生有多難?


  按照梁啟超先生的說法,李鴻章是一個不學無術,卻又無人可以替代的人物。類似於西漢的霍光,卻又比不上霍光的地位。

  很多李鴻章的粉絲會覺得這種評價簡直就是對中堂大人的汙衊,因為他們認為,李鴻章是千古少見的賢臣,遇到了三千年未見之危局,卻依舊敢於挺身而出,沒有人比他做得更好。

  很少有人會願意聽李鴻章的壞話,如果有人說了,那他們會認為你還年輕,不瞭解真正的李中堂,等你歲數大點了,才能知道他有多難。

  1.李鴻章的難,其實是有目共睹的。

  李鴻章的確是一個非常為難的人,因為他所處的時代,被他稱之為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眼瞅過去還以為他是在甩鍋,其實的確就是如此。

  李鴻章所處的時代,變化太多。年輕的時候,清朝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幾乎半壁江山都被太平軍佔領,賦稅來源被掐斷。

  若以中國之失政而盡歸於李鴻章一人,李鴻章一人不足惜,而彼執政誤國之樞臣,反得有所諉以辭斧鉞,而我四萬萬人放棄國民之責任者,亦且不復自知其罪也。西報有論者曰:日本非與中國戰,實與李鴻章一人戰耳。其言雖稍過,然亦近之。---《李鴻章傳》

  慈禧太后一看,不行啊,這桌上每頓一百道菜,是時候該削減一兩道了。可她手底下的人就不答應了,委屈了誰,咱也不能委屈天國太后。

  於是乎就開始向那些沒有造反的地區加徵賦稅,那人家這些小夥伴們一個個就不樂意了,哦?他們造反就可以不收稅,我老實不造反,就加徵我的賦稅,那哪成呢?所以浩浩蕩蕩的各族人民起義就這麼爆發了。

  在這種危局情況下,曾國藩、左宗棠包括李鴻章都伸出了三頭六臂,忙乎了半輩子才把這些起義給平定了。這事兒還沒完,洋鬼子又帶著幾千條槍打進來了,清朝的軍力壓根就不足以跟這幫人較量,所以各種不平等的條約就這麼被簽訂了。

  李鴻章作為當朝宰相,責無旁貸地要負責簽署一系列賣國條約。他當然可以選擇逃避,可是他沒有逃避,他不籤也會有人替他籤,說不定賠得還要多。

  就算是最艱難的時候,朝中還是有人會給他使絆子。比如說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在他掌管戶部以後,壓根就不肯撥款給李鴻章修整北洋水師,以至於水軍真的成了水軍,只能打啞炮,最後全軍覆沒也是無法挽回的了。

  2.李鴻章與左宗棠成了政敵,這是讓人料想不到的。

  左宗棠的輩分,其實要比李鴻章大一點,但又比曾國藩小一點。所以他屬於這三個人當中承上啟下的那一個。

  左宗棠的分量,我們自不必去多論,那絕對是大英雄一個。平定太平天國、平定捻軍叛亂、平定西北各民族起義、收復新疆、為建設福建船政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