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成吉思汗為什麼選擇三子窩闊臺做繼承人


  作為蒙古帝國創始人的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一生留下嗣無數,其中嫡子(正室所生之子)僅有四人。但最終作為承繼皇位的,卻是三兒子窩闊臺(孛兒只斤·窩闊臺,1186年-1241年12月11日)。成吉思汗為何如此,他的意圖是什麼?

  在聊成吉思汗承繼人問題之前,蒙古的歷史背景絕對不容小覷:

  1、蒙古人普遍奉行幼子承繼制,有幼子承繼家業的傳統。這與華夏王朝奉行的嫡長子承繼制截然不同。

  2、按蒙古傳統,長子通常會被分封到最悠遠的當地自行開闢疆土。這也是朮赤(孛兒只斤·朮赤,1181年-1225年)的封地離蒙古本土最偏僻的原因。

  3、儘管當初成吉思汗繼承皇位時,並不契合幼子承繼制,但他本人更傾向於遵循傳統,在承繼人這問題也是如此。

  4、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有明顯的派系之別。朮赤與託雷(孛兒只斤·拖雷,1193-1232年)較為親近,察合臺(孛兒只斤·察合臺,1183年-1241年)與窩闊臺較為親近。

  成吉思汗的四位嫡子

  在成吉思汗眾多子嗣之中,可以名正言順繼承皇位的,唯有正妻孛兒帖所生的四個兒子:嫡長子朮赤、嫡次子察合臺、嫡三子窩闊臺和幼子託雷(1192-1232年)。

  成吉思汗為何會選擇窩闊臺承繼皇位呢?首先,是為了平衡蒙古帝國內部的政權,以及與四位諸子間的利益平衡。從個人能力這個視角觀察,窩闊臺性格穩健、政治能力突出,是非常適宜的人選。

  據蒙古史料記載,1219年成吉思汗在“也遂皇后”(第三側妃)的建議下,在西征“花剌子模”(位於中亞西部的地理區域)之前,召集各方諸侯與及兄弟商討確立儲君的事宜。商榷結果由窩闊臺承繼皇位,並由託雷接收大部分戎行的方針。若諸位對成吉思汗四位兒子的特點有一點了解的話(下文會介紹到),窩闊臺是成吉思汗最優的繼承人。

  嫡長子朮赤的血緣備受質疑,雖然朮赤參與了1190年代後的眾多重要戰役,可謂嫡子中最多戰功的。長期以來朮赤的血統問題一直存在質疑,由於他被懷疑是“蔑兒乞人”的子孫,這極大影響了他的繼位正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