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搏虎將軍”楊大眼的傳奇一生


  迄今為止,一代名將楊大眼的故事,還未廣泛宣傳拍成電視連續劇,真是可惜!

  在上章有講述過他的姓名趣事,接下來就講述他的一生經歷。

  楊大眼這哥們實在太牛了,他武藝超群,和天下聞名的關羽、張飛只差一本《三國演義》。

  《水滸傳》中的武松,見了楊大眼也要甘拜下風。史書記載楊隻身一人,赤手空拳逮了一隻活著的斑斕猛虎。

  至於楊大眼的家務事,其精彩程度比之北宋時期的《楊家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楊大眼名不副實,他的眼睛並不大,這倒不是我信口開河,史書上就是這樣記載的。

  楊大眼還有個弟弟叫楊小眼,為什麼這哥倆會取如此古怪的名字,這就只有天知地知,大小眼他爹知,吾等不知。

  楊大眼的父親楊和,是個十足的紈絝子弟,在歷史上籍籍無名,在這裡不提也罷。

  不過楊大眼的爺爺楊難當是個厲害人物,楊難當原來在親侄子楊保宗手下當差,這個不是楊宗保的楊保宗,做國王時還不滿十歲,楊難當感覺國王的工作有些少兒不宜,就讓這個不是楊宗保的楊保宗去幹些孩子們該乾的事兒,至於空出來的國王位置,楊難當就親自代勞了。

  這種搶侄子王位的事情,明朝的朱棣也幹過一次。朱棣做了皇帝五徵漠北,楊難當做了國王,也想把管轄的地盤擴大一些。畢竟楊難當的仇池國地盤只有兩個縣,娶個娘娘都要請全國的人喝喜酒,這讓楊難當這個國王實在難當。

  天下美女出江南,楊難當召集全國的兵力,義無反顧的南征劉宋。劉宋王朝自從開國皇帝劉裕以後,一個比一個無能,也難怪楊難當會打劉宋的主意。

  劉宋果然不堪一擊,竟然被楊難當攻佔了漢中。想當年劉皇叔佔領了漢中後就有了三分天下本錢。楊難當佔領了漢中,慶功酒還沒喝完,就收到一個不幸的消息,他的侄子,被迫回小學深造的仇池國原國王楊保宗,獻城投降了北魏。

  仇池國那點兒可憐的地盤也被北魏給吞併了。楊難當手下兵將的家眷都成了階下囚,這仗沒法再打。

  到北魏手中去收復失地,只要腦殼沒壞掉,就不會做出這種拿雞蛋撞石頭的選擇。楊難當腦殼沒壞掉,他留下一支隊伍鎮守漢中,自己帶著南征主力一路向北,找北魏皇帝決戰,哦,說錯了,是投降。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兵不血刃就收服了仇池國,禁不住龍顏大悅,當下加封楊難當為營州(遼寧朝陽市和葫蘆島)刺史,授仇池公。

  雖然仇池公聽起來不如仇池國王威風,可管理的地盤比以前大的多,楊難當再也不用為找不到美女興師動眾,從此廣納姬妾,享受了20多年的晚年幸福生活。

  楊難當死後,他的兒子楊和繼承爵位,前文說了,楊和就是個紈絝子弟,平生三大愛好,喝酒、打獵、娶媳婦,瀟瀟灑灑的混了一輩子。

  楊和死後,他的兒子楊小眼繼承爵位,授天水太守。可楊小眼的哥哥楊大眼因為是庶出,就如同《紅樓夢》中的賈環,從小就不招人待見。

  楊大眼畢竟是貴族子弟,託他老爹的福,北魏朝廷對他還是有所照顧,年紀輕輕就官拜“奉朝請”。

  “奉朝請”類似於現在的老幹部活動中心的退休幹部,每天的生活就是打打球,下下棋,唱唱歌。吃香的喝辣的。無征戰之勞苦,無案牘之勞形,豐厚的俸祿按時發放,每年逢年過節還能和皇帝見上幾面,把酒言歡敘敘舊,這日子就是給個神仙都不換。

  可是楊大眼愣是過不慣這種安逸的幸福生活。這一年北魏孝文帝元宏計劃南征,南朝的劉(裕)宋、蕭(道成)齊都已雨打風吹去,現在南朝是蕭(衍)梁,就是電視劇《琅琊榜》中的南梁。

  要打仗就要選帶兵的大將,選將的任務就交給了北魏重臣李衝。

  這個李衝也不是個簡單人物,類似於明朝的張居正,長得帥、有能力、是皇帝的老師,還和當朝的馮太后有些說不清的關係。

  不過李衝比張居正幸運,是他一力促成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漢化,從草原平城(大同)遷都洛陽,全國改說漢話,甚至北魏皇族的姓氏都被改了。

  比如說拓跋氏改姓元。丘穆陵氏改姓穆,獨孤氏改姓劉,勿忸於氏改姓於,步六狐氏改姓陸等等。

  扯遠了,書歸正傳,老帥哥李衝查看備選將軍名單,一眼就看到了楊大眼這個名字,人如其名是不是,叫進來看看。

  李衝一看,楊大眼的眼睛並不大,有些失望的揮揮手道:“下一個”。

  楊大眼急了,連忙道:“尚書大人,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楊大眼雖然不識字,但是有過耳不忘之才,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為了這次應聘楊大眼早就做足了準備。

  果然此言一出,李衝眼前一亮,在北魏能夠帶兵打仗的將軍車載斗量,但是能熟讀《史記》的將軍就鳳毛麟角了。

  於是李衝把楊大眼留下來道:“你有什麼絕活,都拿出來讓我見識見識”。

  楊大眼道:“大人,請你給俺準備一匹好馬,另外再加一根三丈長的草繩”。

  李衝搞不懂楊大眼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要好馬是不是準備逃走,逃不掉就用繩子上吊。李衝雖然搞不懂楊大眼要幹什麼,但他很欣賞這個會背誦《史記》的年輕人,很快就把快馬和繩子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