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國史上最早的國家級藝術美院


  國史上最早的國家級藝術美術學院始於何時呢?又是由誰創立的呢?

  是他!是他!就是他!北宋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趙佶(1082—1135)的政治作為和藝術成就正好形成強烈的反差。這很容易讓人推理出他是個藝術坯子,不諳政事,“獨不能為君”。

  其實對徽宗政治才能的評價並不能如此簡單論定。從他在藝術方面的過人智慧和對藝術的精細態度來推斷,他做任何事都不會是糊塗蛋。

  本文倒不是想論斷徽宗的政治面目,談徽宗還是更應該從他的畫還有畫院談起,由此來反觀宋代的人文傳統乃至政治亦十分有趣。

  中國之畫院創設於晚唐五代。此前漢代皇家沒有畫室。敦煌榆林窟裡,有“都勾當畫院使”等題名,這是統治當地的曹氏世家創設畫院的記錄。五代西蜀和南唐正式從翰林院中分設出翰林圖畫院。宋太祖篡周後即建翰林圖畫院。

  不惟太祖,北宋的許多皇帝,如太宗、仁宗、神宗,當然還有徽宗,以及南宋的高宗,均有繪畫藝術修養,他們對畫院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到徽宗手裡,畫院便不僅僅是供養畫家的地方,還建制設學,成了名副其實的皇家美術學院。據《宋史·選舉志》記載,當時這所學院有一套課程計劃和教學方法,還有一定的招生制度、考試製度,以及寄宿安排等。繪畫被併入科舉取士之列。

  入學考試非常有意思。常以唐人詩句命題,如“踏花歸去馬蹄香”,獲第一名的畫一群蜂蝶追逐飛奔的馬蹄。“嫩綠枝頭紅一點”,第一名的僅畫一美人依欄而立,唇上一點紅,與綠柳相映。“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第二名以下皆畫空舟繫於岸側,或一鷺立於舷間,或鴉棲於篷背,第一名的則畫一舟人臥於舟尾,橫一孤舟。其意不在舟中無人,而表現無行人出沒。“蝴蝶夢中家萬里”,奪魁者王道亨畫蘇武牧羊假寐,以見萬里意。

  “竹鎖橋邊賣酒家”,眾皆向酒家上下工夫,唯大畫家李唐但於橋頭竹外掛一酒帘,徽宗喜其得“鎖”字。招生對象有士大夫出身的“士流”和由民間工匠而來的“雜流”。

  入選的授職位,分畫學正、藝學、祗候、待詔等級,未得職位稱畫學生。以命題作畫和士流雜流共職的方法選拔人才,體現了競爭的公平性,能保證入選者有較整齊的水平,但卻限制了藝術創造性的發揮,特別是對生活感受深層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