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老潘家的“三寸金蓮”


  國粹“三寸金蓮”從何而來?

  說起金蓮可別只想到潘金蓮,跟她沒半毛關係,那麼國粹“三寸金蓮”出自何人呢?

  接下來讓我們好好了解一下同為潘家人的她!

  故事的起源:

  齊東昏侯(483~501年),即蕭寶卷。南朝齊皇帝。公元498~501年在位。字智藏。建武元年(498年)立為太子。永泰元年(498年)七月即位,年號永元。即位後委任群小,誅殺宰臣。每出行遊,摒逐居民,都下大擾。建仙華、神仙、玉壽諸殿,窮極綺麗。永元三年(501年),蕭衍兵圍建康,其將率兵入殿殺之。

  金陵即後世所稱的南京,曾為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王朝的都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歷史的興亡恍如白駒過隙。南朝,史稱“六朝金粉”,許多豔聞大多出在這個時期。

  南北朝時的齊少帝蕭寶卷即位後狎暱群小,荒嬉無度。蕭寶卷有時每天出去,有時隔一天出去一次,無處不遊。凡他所要經過的道路,先將兩邊的居民驅逐,所有人必須迴避,有犯禁者格殺勿論。因此萬春門至郊外,周圍數百里,幾乎沒有人煙。

  有一次他到沈公城,有一個婦女臨產而不能走,蕭寶卷將她剖腹驗胎,辨視男女。還有一次在定林寺,有個僧人老病不能行走,藏匿在草叢間,卻偏偏被蕭寶卷發現,命左右侍衛用箭射那個僧人,百箭俱發,把個僧人射得像刺蝟一般。蕭寶卷也親自射發數箭,箭頭貫入僧腦。

  蕭寶卷置射雉場二百九十六處,每次去射雉,必先讓尉司擊鼓,鼓聲一響,當役諸人,必須立刻奔走,稍慢的就會中箭。他還喜歡在夜裡三四更出宮,鼓聲四起,火光燭天,幡戟橫路,士民喧走,百姓無不震驚,啼號遍道,蕭寶卷而自鳴得意。他的臂力過人,能挽三斛五斗的重弓,又能在牙齒上駕運白虎幢,高可七丈五尺。

  佞臣茹法珍、梅蟲兒等為蕭寶卷選了美女數十名,充入後宮。有一個潘玉兒的,本是妓女,流落到都中。她妖冶絕倫,體態風流,如雨後冉冉的雲霧,腰肢柔媚,似風前柳帶纖纖;一雙眼秋水低橫,兩道眉春山長畫,肌膚映雪,烏髮如緞,最讓人銷魂的妙處,便是裙下雙腳,不盈一握。

  蕭寶卷得了此女,好似天女下凡,見所未見。一宵歡會之後,五體酥麻。所有潘玉兒的服御,極選珍寶,無論如何價值,只要得到潘玉兒的歡心,千萬億亦在所不惜。相傳潘玉兒的一個琥珀釧,就值價一百七十萬。潘玉兒宮中的器皿,皆純用金銀。內庫所貯的金銀不夠取用,就向民間收買。一時間金銀寶物,價昂數倍。蕭寶卷令京邑的酒租,折錢為金。潘玉兒也任情揮霍,不知節省,今天要這寶,明天要那珍,驛道上供使絡繹不絕。每當蕭寶卷與潘玉兒出遊。蕭寶卷令她乘輿先驅,自跨駿馬隨後甘願為奴。

  潘玉兒的父親潘寶慶,因妃得寵,賜第都中,蕭寶卷呼他為阿丈。遊至寶慶家,潘玉兒親為調羹,躬自汲水。安排既就,蕭寶卷便與潘玉兒並坐取飲,茹法珍、梅蟲兒等依次列席,不分男女上下,恣為歡謔。還有閹人王寶孫,年僅十餘,生得眉目清秀,好像處女,蕭寶卷號為倀子,非常寵愛。潘玉兒也對他另眼相看。王寶孫巧小玲瓏,常坐在潘玉兒膝上,一同飲酒。至夜深還宮,王寶孫在御榻旁留寢,因此恃寵生驕,漸得干預政事。甚至矯詔控制大臣,如梅蟲兒、王咺之等倖臣,對他也有懼意。王寶孫有時騎馬入殿,詆訶天子,蕭寶卷也不以為意,依舊日夕留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