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傳六十四世,國祚千九百年”


  該國“傳六十四世,國祚千九百年”

  作為一個小諸侯國,薛國因為地域狹窄、名氣不大,所以《詩經》中沒有《薛風》系列,《史記》中也沒有《薛世家》專欄,只有《左傳》和《史記·孟嘗君列傳》對薛國有較為詳細的記載。

  然而,正是這個不太起眼的小國,成為了中國史上存活時間最長的王朝。西周、東周合起來不過才八百年,西漢、東漢抱成團也只有四百餘年,所以,這個中央政權下的小小封國,能夠“傳六十四世,國祚千九百年”(《滕縣誌·薛世家》),不能不說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蹟。

  薛國是古代黃河下游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小國。據《通志·氏族》稱:"顓帝少子陽封於此,故以為姓,夏朝時期,陽的第十二世孫奚仲亦封於薛。”《左傳》載“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故後人稱奚仲為中國造車鼻祖。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任姓後裔畛,復於薛國,爵為侯”。周顯王46年,為齊國所滅。任姓薛國自薛畛開始,相傳31世。齊滅薛以後,齊威王少子田嬰封於薛,諡靖郭君。田嬰去世後,田文繼封薛地,招賢納士數千人,諸侯國君主競相求其輔助,他曾先後被齊湣王,秦昭王和魏昭王封為相國。孟嘗君居薛後,對薛國城池擴建加固並發展商賈,重農桑,減賦稅,使薛國經濟繁榮,國力強盛。

  齊國被秦滅亡後,設薛郡,漢至魏晉設薛縣。薛國故城雖然歷經滄桑3000餘年,但雄姿依在,歷代文人墨客寫下了許多迫思懷古的詩詞文賦。明代徐天博在《過薛》中寫道:“西去官橋舊薛城,城中百畝春田平,三千食客皆塵土,十二侯邦就戰爭,林鳥有聲應弔古,汀花無語自含情,千年野廟荒碑在,行路猶能說姓名。”清代滿秋石在《春日過薛城懷古》詩中寫道:“車正遺封弈代承,杳茫人鬼兩無證,河山依舊還有薛,名分於今終長滕”。

  薛國始封祖為夏朝車正奚仲(侯爵)。今有薛國故城遺址。後遷邳,亦曰下邳,在今江蘇邳縣東北。不久又遷上邳,即今微山西北歡城,奚仲之後仲虺居薛,為商湯左相。

  周武王滅商,復封其後裔於薛。春秋以後,薛又遷下邳。薛國曆夏、商、週三代,可考者凡64世。戰國時(或疑齊湣王3年,即前298年)滅亡,入為齊邑。傳世器有薛侯匜、薛侯鼎、薛仲銅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