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北魏“立子殺母”


  歷史上的封建王朝在王位繼承過程中,母以子貴固然多有,立子殺母的現象也曾存在過,主要流行於北魏建國初期,其實此種作法濫觴於西漢之武帝。

  南北朝時,北魏皇室從漢朝沿襲了這個變態的制度:立子殺母。皇帝有若干個兒子,如果立誰為太子,他的親生媽咪就要被殺掉。因此,嬪妃們都不希望自己生的兒子太優秀,以免立為太子,連累自己。但終究要選出一個太子來,必定有一個母親要倒黴,只有聽天由命了。xièwèn.com

  “立子殺母”所為何來?

  原因很簡單,避免“主少母壯,女主獨居驕蹇”。

  老皇帝死了,小皇帝年幼,當媽的年輕力壯,往往專權。這是有例可循的。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十七歲的劉盈繼位,政權就操縱在其母呂雉手中。惠帝死後,又立了小皇帝劉恭和劉弘,亦先後被廢。呂后實際掌權達十六年之久。漢武帝劉徹年老時,想立幼子劉弗陵為太子,其時劉弗陵只有五六歲,劉徹想起先朝呂后的事,決定先下手為強,找個理由把劉弗陵的親媽鉤弋夫人殺了。

  漢武遺囑,令立太子劉弗陵,是為昭帝,而殺其生母鉤弋夫人,當時有人提出疑問,漢武帝說,往古國家所以變亂,往往是由於主少母壯。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制約,你們沒有聽說過呂后事件嗎?對此,早有論者指出“自古帝王遺命多矣,要未有如漢武之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