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克里米亞戰爭的五大影響


  克里米亞戰爭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現代化戰爭。大多數人已經將這場戰爭遺忘了,但它從軍事上和從政治上改變了歐洲列強之間的地位和關係。

  在19世紀的歐洲歷史中,它與隨後的巴黎條約是繼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後的第二大重要外交事件。克里米亞戰爭是近代科技戰爭的開端,是兵力兵器、軍事學術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階段,它對火炮槍械和水雷武器的進一步發展起了推動作用。許多新的戰爭手段登上歷史舞臺,技術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而在此之前,人力被認為是決定因素。新式線膛步槍、蒸汽動力戰艦、鐵路、無線電通訊等科技發明在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英法首腦和軍事部門利用無線電從千里之外指揮戰爭,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無線電也使得大眾傳媒可以實時傳遞戰況,戰爭距離大眾不再遙遠,民意對戰爭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軍事後勤體系發展為一個獨立部門,工程保障、戰地醫療、後勤運輸能力得到極大提高。法軍統一對錶校正時間進攻馬拉科夫要塞是指揮藝術的重大發明。

  各軍事強國在這次戰爭後都加速淘汰舊裝備,摒棄滑膛式武器及木製帆力戰艦,進行新技術軍備競賽,企圖以不對稱的技術優勢擊敗對手。而在這之前,除了海軍,沒有國家特別在意陸地上的技術優勢。各國對戰爭理解角度不同,結論也不同。

  英國認為蒸汽動力戰艦具有巨大優勢,為捍衛海上霸權,英國一直走在海軍軍備革新的前沿。

  法國認為新式步槍最具戰鬥效能,因此大力研究新式步槍。到了1870年普法戰爭,法軍相對於普軍仍然裝備有更好的後裝填步槍,因此法軍在普法戰爭中的傷亡低於普軍。

  普魯士看重的是鐵路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普魯士發展鐵路的同時就規劃了高效率的戰時使用方案。奧地利注意到大炮在戰爭中作用降低,因此加強了火炮的改進。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奧地利擁有更好的火炮。普魯士在普奧戰爭中注意到這一點,到了1870年,普魯士用優良的大炮逼迫拿破崙三世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