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荒島 作品

第186章 一個明朝賣國賊(下)

  李師傅對他冷淡,但對林軒這少東家也是一點都不客氣。他看向林軒手指處,冷冷道:

  “你說的其實是王鐸書法自創的,漲墨法。這種手法在王鐸的草書中很常見,寫的時候飽蘸墨汁,由於蓄墨很多,墨在字中間會暈開,使字的邊緣呈不規則狀,在書法行家眼裡,這種不規則加強了字與字的對比張力,增加了觀者的品讀性。”

  “至於你說的向中間積墨的現象,那是因為王鐸寫字和人不同。別人寫書法,是將紙鋪在桌面。但他喜歡讓人拉住絹紙兩端,懸空拉直,凌空作畫。”

  說到這,李師傅走到絹紙末端,指著一方寫著“村上三島”的收藏印道“這種凌空作畫引起的積墨現象,困擾了這位日本畫家多年。直到他70多歲,親自到華夏找人請教才破解。”

  “李師傅,這村上三島,很有名嗎?”

  這畢竟是個國外的書法家,但看李師傅的樣子,似乎很熟悉,所以齊鳴才會有此一問。

  李師傅點點頭“只要研究王鐸字的,就繞不開,村上三島這位日本書法家。王鐸在華夏屬於大節有虧,後人欣賞他的字,卻鄙視他的人,所以他的作品在華夏並不受待見。

  但在日本,他的作品卻極受推崇。日本的書法承襲中國晉唐時期,他們推崇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推崇了上千年。直到村上三島開始研究王鐸的字。”

  “日本書法圈分關東關西兩派。這既是地域的差別,也代表了他們書法風格的差異。關東地區的書法家追求碑學體,關西則是貼學體。

  王鐸就是貼學體的代表。而村上三島又恰巧是關西人,他從開始學習書法,就臨摹王鐸作品,並且自己還收藏了大量王鐸真跡。”

  “後來村上三島在日本書法界地位提高,跟著他學習王鐸字的人也就增多。漸漸的日本書法界也分成了兩派,關東學王羲之王獻之,關西學王鐸。

  在關西,甚至已經喊出,后王勝前王的口號了。所以這幅王鐸的字,又有村上三島的收藏鈴印,如果放到日本,還真有可能引起轟動。”

  (注:查資料的時候發現一個可悲的事兒。王鐸,歷史上蓋棺定論的奸臣,該跟秦檜一樣,被踩上一萬腳的存在,就因為有個書法家的名頭,受日本人喜歡,有文化影響力,能帶來經濟效益。

  河南省洛陽市政府便批了180畝地,佔地數千平,修復了王鐸故居,如今已經是3a級景區。還開辦了王鐸書畫院,如今這個書畫院號稱有數百名書畫家。

  而黃道周,倪元璐,被稱為文人風骨的人,如今的故居一個只有1.7畝,一個還是村民集資。

  說真的,這一對比,感覺一個人的名聲,歷史真相,在經濟效益面前,真的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