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9章 古玩盲盒

  沒辦法,國內對青銅器實施非常嚴格的管制,這種東西,拍下來是能帶回去,但想再出售,就難了。

  而且因為國家管制,青銅器只在小圈子裡流行,帶回去還能不能賣出高價,也是個問題,也就難怪現場的華人藏家興趣不大了。

  齊鳴用望氣術瞄了眼,西漢的真貨,而且看外部包漿和銅鏽,也確實是件傳世品,至少出土時間在數百年以上。

  有一說一,東西確實是好東西。造型是隻曲腿而臥的小鹿。鹿的眼耳口鼻清晰可見,鹿生也用錯金工藝裝點,金綠交雜,美輪美奐。

  而吳老口中,所謂的席鎮,其實就是古人用來壓席子邊角的實用器物。

  魏晉朝之前,中國的室內傢俱種類並不多,桌椅這種東西還沒出現,人們也都是席地而坐。為了避免由於起身或落座時折卷席角,於是講究的人會在席子的四角壓上東西。

  最早有關席鎮的記載,能追溯到春秋時期,直到西漢開始大規模盛行,而想分別年代,也很簡單。

  戰國的席鎮主要分為秤錘形和器蓋形兩種,造型簡單質樸。而到漢,席鎮的造型就講究了,動物人物,多種多樣,算是在古代工藝美術中,獨樹一幟了。

  在西漢海昏侯的墓葬裡,就出土以鹿、龜、雁等動物為造型的青銅席鎮。不過那件鹿席鎮上,是以貝殼作為點綴,單單是從奢華程度上還比不上眼前這尊。

  只可惜眼前就一個,要是四個一套,這價格就沒底了。

  一通激烈競價後,一個日本佬以760萬的價格拍下了這席鎮。

  兩件來自華夏的東西之後,吳天豐又主持拍賣了兩件日本的東西,一件是個銀胎的七寶燒香爐,一件鎌倉時期的日本漆器。

  這兩件都是出自名人之手,所以最後的成交價也不低,尤其是那件香爐,價格超過了大明金錠,以1200萬的高價,成了這場不正規拍賣的魁首。

  拍完那件漆器,吳老拿著話筒,開口道:

  “諸位,感謝大家今天的捧場了。後頭的東西太多,一個個拍,浪費時間。所以,我們這次也緊跟潮流,玩個新的。”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一側角落裡走出了十幾號人,他們兩兩一組,將一個個用阿拉伯數字標記好的銀色大號旅行箱,小心翼翼的抬到了現場,一字排開。

  光一次還不夠,這些人又抬了一次,才搬完所有箱子。

  吳天豐一指這些箱子,語氣輕鬆:“前段時間,我家的小孫子跟我說了個東西,叫盲盒。我覺得好玩,正好這次交易會,雜項相關的東西不少,除了這幾件珍貴的,其他一件件賣,實在浪費時間。

  所以我也討個巧,咱也玩一次古玩盲盒。面前這16個箱子,每個箱子裡各裝了10件東西,漆器玉器銅器都有,具體裝些什麼,老頭子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