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量產計劃

還是不行嗎...

思考著。

重言將黑板上畫好的模型框架全部抹去,不夠,還是不夠。

要麼造的更大,依靠更大出力的引擎來帶動浮空艇,要麼造的更小,以壓縮內部空間的方式換取更高載重。

依靠原本的模板是無法達成領主的要求,他已經非常明確這一點。

他考慮過把蒸汽蜘蛛的蒸汽機整臺搬上去提高移動速度,但那個方案會導致本就沒有多少的載重進一步下滑,變成純粹的步兵運載單位。

他選擇在浮空艇的兩翼各自加上一面可以藉助風力快速移動的風帆,以此來在最低限度增加重量的同時為這笨重的浮空艇提速。

雖然設計圖還沒有出來,但他又把引擎的出力提高5%,從最初學院長交到他手裡的80%提高到了90%。

90%就是引擎出力的上限,往下的每一步都極其艱難,剩餘10%是他們與先發者中必須依靠時間彌補的鴻溝。

依靠不斷的改進來把浮空艇變成合格的運輸艇,重量必須要能夠運輸蒸汽蜘蛛,這是最低需求。

重言敲著桌面,蒸汽蜘蛛因為有項目資料所以研發速度比從頭開始研發速度要更快,而且聽說還請了外援來協助研究。

依靠工程學院的附屬小型工廠已經開始嘗試小規模生產初步定型的蒸汽蜘蛛,降低自爆風險和誤傷友軍風險的版本。

工程學院的小型工廠擁有標準工廠50%的效能,其中的蒸汽驅動水壓機可以協助加工大部分較大型零件和框架結構。

如重錘落下般,一下一下的鍛造出鋼材框架。

再由選出來的優秀符文工匠學徒為框架沿著藍圖用粉筆畫上需要銘刻加固符文的位置,刻下符文後再由工人們一點一點的組裝起來,按照標準流程來說,這應該不需要學院長參與。就像他教授領地工人制造漁船一樣,把方法流程弄出來就可以當甩手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