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兵日記 作品

第155章 長清驛館

  按安西軍紀,沒有軍令私自收百姓財貨等同劫掠,將校士卒只喝清水,餘皆不收,雙方接觸越來越多,濟州新稅制的消息也隨之傳開,夏四秋三,二十天勞役,除此之外再沒有任何賦稅。

  此事在民間反響極大,老百姓其實不關心城頭插什麼旗子,他們更關注要交多少糧稅和出多少勞役。(許多年後有個大老粗說我當皇帝你們不用納糧,如此粗糙的謊言依然有很多人相信)

  煩了一直在長清縣,接待後又送走了齊州,淄州,青州和密州刺史,說你們都是大唐忠臣,以前的事朝廷無意追究,各自回去宣告歸附大唐吧,每州派兩百兵馬來觀戰,注意是觀戰,不是助戰。

  至於登州和萊州離得實在遙遠,索性便去道公文拉倒,讓他們老實等著朝廷命令吧。

  旭子來信,沂州和海州刺史已經給他上了公文,宣佈歸附朝廷統屬,至此李師道已經被徹底圍死在大野澤以北的狹小區域,能勉強控制的只剩鄆州和壽張,宿城,須昌三縣,外無援兵,內部人心渙散。

  按理他得好好想想退路了,比如直接跑路,或者抓緊時間上表投降,或許還能保住小命,可他什麼都沒做,也不知道是真瞎還是裝瞎。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農夫開始新一年的春耕,煩了送走諸刺史後命人把那半套旗牌收了起來,除此便是帶著蒲瑤兒遊玩,彷彿忘了不遠處的戰事。

  蒲瑤兒已經完全適應了新角色,一心一意做乖巧的小妾,她很珍惜眼前時光,從不拒絕煩了的任何要求。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域對於風俗習慣和民風甚至人的性格都會有影響,比如靠近邊關的地區,民風尚武彪悍,河北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富庶的地區,民風相對柔弱,有爭執會先講道理,不會輕易拼的你死我活,江南富庶柔潤如書生仕女,

  越是生存環境惡劣的地方,越容易產生一些奇怪的風俗習慣,人也更加不畏生死,宗族意識更加強烈,也更加團結。

  至於齊魯大地則是個很特別的地區,靠近大海,土地適宜耕作,有鹽有糧便滿足了生存的基本條件,遠離遊牧民族襲擾,生活相對穩定,地域卻相對偏僻,再加上孔孟故鄉,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使得這裡的民風很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