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1147章 各方反應

    他在市長論壇上拋出的“大灣區經濟一體化”、“李福兆無辜”、“站隊中國現行體制和政策”,以及“可預見香江未來十年黃金期”、“建議開放香江金融莊盤”等五大觀點,被媒體刊登出來。

    基於盧燦的身份,到場的媒體沒敢胡編亂造,刊登的幾近於他談話的原文。然後又邀請一大批所謂的“名家”“評論家”,掰開揉碎著討論。

    幾乎瞬間引爆香江媒體輿論。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此之前盧燦一直很“神秘”,幾乎從來沒有就香江的未來發展,提出如此清晰的觀點。

    幾份報紙都翻了翻,暫時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批判聲音,但也有,譬如香江經濟學名家,港大經濟金融系主任張五常教授,就質疑“大亞灣經濟一體化”的可行性。

    張五常很有名,一本經濟分析類專題書籍《賣桔者言》,翻譯成十三國文字,在全球賣出超過一千多萬冊,奠定他在香江經濟金融理論圈的地位。此人在中國經濟改革的制度分析、政策建議等方面,屢有“狂言”,因而又有“狂生”的稱號。

    張五常質疑的理由很簡單——他認為中國現階段還是典型的“土地經濟”——以土地上(農林業)和土地下(礦產資源)的產出來驅動社會經濟發展,與香江一向倡導和堅持的自由市場體系,存在巨大隔閡與落差,想要將其捆綁在一起,形成所謂的“大灣區經濟一體”,幾乎不現實。

    文章結尾,他還毫不客氣地嘲笑盧燦的觀點是“一場黃粱美夢”!

    對於一位理論家的反駁,盧燦能說什麼?

    對方大概怎麼也想不到,改開後的香江周邊城市發展速度如此之快吧!

    別說他想不到,即便是盧燦的顧問團,都不相信短短二十年時間,深圳廣州珠海三座城市,能給香江帶來致命的產業壓制。

    後世為什麼有關香江衰落的原因分析中,很少提及這一點?即便提到也只是一筆帶過?

    原因很簡單,這三座超巨城市的崛起,正是沾了港島經濟和資本的光,甚至說“吸血(資本)”也不為過,結果,三家一發力,反而將香江踩下神壇......這事不好宣揚啊!

    盧燦改變不了大勢,那就提“共贏”吧——以香江來主導整個大灣區經濟發展,多少還能佔點“先手”的優勢。

    他的這番心思,真真是“我本將心向明月......”

    奈何,此時的香江,真心瞧不上週邊的那些鄉下窮親戚。

    ..................

    李國章踩著約定時間點登門,一身黑西服,背頭花白,戴著金絲眼鏡,學者氣質濃厚。

    “李院長!歡迎歡迎!”盧燦和田樂群夫婦倆,微笑著走下門廳臺階,迎了兩步。

    “維文在家呢!”李國章笑著與盧燦搭搭手,又和田樂群點頭示意,再擺擺手,誰讓隨從送來隨手禮,“聽說盧家又添麒麟,有計劃在香江辦喜宴嗎?到時候可別忘了給我打聲招呼。”

    田樂群抬手示意邊叔邊嬸接過隨手禮,同時笑笑說道,“謝謝李院長,暫時還沒有計劃,我會和阿璃商量,看看要不要辦週歲宴。如果要辦,到時候一定第一時間邀請您。”

    禮物不算很貴重,但心意到了——都是送給三個孩子的玩具。

    門廳寒暄兩句,盧嘉錫已經迎出來......